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研究結果顯示,全球統一通信和協作(UC&C)整體市場,包括設備、產品和服務,將在2012年達到約273億美元的收入,在2010~2015年統一通信(UC)和協作(UC&C)全球收入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3%。在全球整體市場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內市場也表現突出,有望在2012年達到約7.6億美元收入。
縱觀國內市場,IDC分析師相斌斌向記者介紹,目前國內統一通信市場正呈現兩個特征,一是大中型企業高端市場增長高歌猛進,二是部分有實力的中小企業也在不停地加強統一通信系統部署。
UC部署只限特定企業
市場的良好表現離不開企業內部需求的增長。對于國內的中小企業而言,其對統一通信的需求主要出自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將企業內部多樣化的通信方式,如電郵、VoIP、IM、傳真、網絡服務等通過集合統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內部溝通、辦公效率;二是由于中小型企業市場競爭激烈,難以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小企業希望能通過采用更加先進的溝通工具,提高內部工作效率的途徑,為其贏得更多的市場競爭力。
盡管中小企業對統一通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但短時間內卻并不可能在市場中廣泛普及。相斌斌表示,當前國內已經并有意向進行UC部署的中小型企業仍限于部分實力強大且專注于特定領域的商業服務、互聯網、商旅、高科技等企業。
當前大部分采用UC系統的企業,在企業內部常常需要頻繁的溝通交流,所以一般都是具有多個分支機構的企業,或者是員工分散,常常有差旅需求的企業,這樣才能保證部署統一通信系統的性價比,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在一些律師事務所、獵頭公司、會計公司等對公共領域服務型企業,統一通信系統的部署將發揮良好的作用。而在互聯網領域,諸如門戶網站、購物網站等,統一通信的部署也可以進一步提升辦公效率。從國內中小企業市場結構來看,對于傳統制造型等企業,統一通信系統并不能發揮強大的優勢。
中小企業需求難挖掘
除了中小企業市場自身對統一通信需求有限外,事實上當前設備商、服務提供商等都未能充分地挖掘中小企業的UC需求。
時下大部分設備商、服務提供商,諸如思科、Avaya、微軟、寶利通等,針對中小型企業紛紛推出了相關解決方案,但部分廠商解決方案過于復雜,方案中常常包含了太多專業術語,加之業內對統一通信定義也不盡一致,使得中小企業也常常困惑于“統一通信”的概念,特別是對于部分IT部門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對其實質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功能簡單、價格便宜的解決方案也許將更加適合中小型客戶。
另一邊,伴隨國內三大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的同時,也逐漸利用其優勢,積極開展相關的統一通信服務。
“設備商本身的優勢集中于基礎架構領域,在服務提供方面缺乏經驗和廣泛的客戶群,而運營商在客戶覆蓋領域更具優勢。”相斌斌說道。但對于運營商而言,當前其組織架構主要按個人、家庭、企業用戶來進行劃分,而企業級的應用也主要針對大型企業,并且中小企業需求相對分散,難以挖掘,使得運營商對于中小型企業應用服務的重視程度相對有限。
云解決方案促進UC普及
從統一通信系統進入國內市場開始,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狀態,但也一直未有爆發式增長跡象。對于資金、實力都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其自身生存環境艱難,能考慮到UC系統部署的企業并不太多。而從整個統一通信產業發展的大勢望去,技術的進步將推動著更多的中小企業有機會嘗試更加先進的通信模式統一通信。
移動技術、網絡的逐漸成熟,不僅刺激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還推動著中小企業統一通信的移動性拓展。在時下的辦公環境中,越來越多的員工將個人終端設備帶到公司里,而移動性解決方案將滿足企業的移動性需求,使得辦公環境更加靈活,從而達到隨時隨地溝通的“愿景”。
同時,近年在業界刮起的“云計算”風潮,也為統一通信在中小企業市場的普及帶來了轉機。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當前統一通信系統需要集成現有桌面軟件、硬件設備等,其系統部署較為復雜,并且對企業IT能力要求較高,后續的使用管理也將消耗企業大部分精力。而基于云架構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按需索取的應用服務,很好地解決當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同時當前運營商正在積極建設云計算基礎設施,并將應用服務向云建構轉移,這將進一步刺激中小企業市場增長。
相斌斌認為:“基于云架構的統一通信服務模式(UC as a service)將會進一步促進當前不溫不火的市場發展,并成為中小企業市場普及的突破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