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清華大學招生辦、電子科技大學招生辦、華中科技大學微博、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大、華為公司、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共同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B3G蜂窩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試驗系統研究開發”通過了國家863通信技術主題組織的課題驗收。這標志著,我國在新一代移動通信研究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信息高速公路手中掌握B3G移動通信是繼3G之后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將于2008年開始在國際上進行標準化。課題組經過近三年努力,完成了具有B3G移動通信系統基本技術特征的FDD/TDD實驗系統的研制開發。系統在移動環境下支持峰值速率為100Mbps的無線傳輸及高清晰度圖像業務演示等功能,比普通手機傳輸速度要快約1000倍,其高頻譜利用率和低發射功率技術特點代表了新一代移動通信的發展趨勢。據負責該項技術研發的國家“863”計劃未來移動通信總體組組長、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尤肖虎教授介紹:“中國的寬帶移動通信系統研發已不再停留在概念上,掌上信息高速公路將成為現實”。
核心技術實現中國研發“B3G蜂窩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試驗系統研究開發”是國家“863”未來通用無線環境Future研究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該課題的主要目標是研制出能夠體現未來移動通信主要技術特征的B3G試驗系統,系統地掌握B3G移動通信關鍵技術,為我國全面參與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的國際競爭打下基礎。
該項目的研發成功,形成了一個以協同分布式無線電蜂窩構架、GMC/OFDM多址技術、IDMA小區配置技術、U-MIMO多天線環境自適應技術、快速天線選擇技術、迭代接收技術等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框架,申請了186項國際、國內發明專利,向3GPP和3GPP2和CCSA等國內外標準化組織提交了100余項標準化提案,一批關鍵技術被國際標準采納。帶動了包括TD-SCD-MA在內的3G技術的演進發展,在國際上產生廣泛影響。荷蘭著名無線電通訊專家RamjeePrasad以及IEEECommunicationMagazine、世界無線電論壇WWRF等國際著名刊物對該研究計劃進行了重點介紹。
與國際同行共引發展潮流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項目組先后與歐盟、韓國、日本等政府及一批跨國公司與研發結構簽署了雙邊合作協議。一批國外企業和研究機構作為合作伙伴,參加了項目研究開發,支持一批國內研究結構作為合作伙伴加入了歐盟第六框架WINNER、Magnet、MOCCA等國際上有關未來移動通信的研發項目。尤肖虎教授說,“項目的成功表明,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已掌握了B3G新一代移動通信基礎性的關鍵技術,與國際同行們一道研究最前沿的技術,共同引領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潮流。”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