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做移動搜索的一家公司——宜搜科技做了一份有些意思的報告,通過該公司的網絡日志和兩次問卷調查,從用戶入手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量化。其中用戶入網方式、運營商分布、終端分布以及操作系統的分布讓我們能夠更直觀、更準確地看到作為管道的網絡和作為移動互聯網應用入口的終端的現狀。
報告顯示,86.8%的用戶是通過WAP網關接入移動互聯網的,22.7%通過WLAN等非WAP網關的方式接入。在WAP網關接入用戶中,三大運營商占比分別是中國移動87.17%,中國聯通7.3%,中國電信5.53%,中國移動所占份額在下降。諾基亞、索愛、三星是移動互聯網用戶最主要的手機品牌,分別占33.75%、7.26%以及5.57%。基于MTK平臺二次開發的不可識別的手機比例高達28.1%。以上四類占整個移動互聯網用戶的74%,其中諾基亞和MTK類手機占比呈下滑趨勢。這一比例也反映在手機操作系統上,MTK和SYMBIAN操作系統分別占移動互聯網用戶38.58%和33.32%,基于安卓和iOS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處于發展前期,占7%左右。
通過該報告不難發現,用戶通過WLAN上網的占比在迅速上升。自2009年國家放開內置WAPI/WIFI的手機入網,2011年已經有22.7%的人是通過像WLAN這種非WAP網關方式上網。筆者認為,這種快速增長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是無線路由器在家庭中日益普及,二是三大運營商大力鋪設WLAN熱點。按計劃,截止到2011年年底,中國電信應該有70萬個熱點。中國移動2011年年初宣布3年內建100萬個WLAN熱點,而在2012年,中國移動又啟動的新一輪WLAN招標中,其規模已經超過120萬個熱點。
WLAN的大規模建設,逐漸在超越其是移動通信網絡補充的定位,而成為運營商網絡分擔數據流量壓力的一個重要支柱。WLAN的大量引入,將會在一定時期內影響同樣作為高速數據接入的LTE技術的市場空間,而且對異構網絡的管理挑戰也會隨著WLAN的規模應用突顯出來,網絡融合勢在必行。
在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在快速上揚。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預測,我國智能手機2010年底尚為11%的市場份額,在2011年年底飚長為25%;而賽諾的預測刷新了這一數據,2011年底智能手機銷量占比將達29.6%。但從用戶的使用來看,目前在操作系統上,MTK和SYMBIAN還是主流,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向安卓和iOS轉移的速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快,用戶的培育還需時日,其中含有大量商機。
來源: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