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326家影院因瞞報票房被查處 票房保衛戰如何升級?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肖揚    時間:2017-03-23





      《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后的首次大動作就是要打掉影院偷票房這顆“毒瘤”。日前,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通報了326家“偷票房”的處罰結果。其中,中影桐鄉嘉博影劇院等63家影院瞞報票房超過100萬元,情節特別嚴重,責令其自3月27日起停業整頓不少于90日,視整頓情況由原發證的電影主管部門重新核發其放映許可證。由此看來,對于違規行為,只有出狠招,才能見奇效。


      瞞報票房對于圈內人來說并不是新鮮事物,而是個透明的“潛規則”。隨著電影票房的迅猛增長,這一頑疾也越發地“浮出水面”,成為人人皆知的“秘密”,而且有數額越來越大的趨勢。以2013年為例,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高達217.69億元,但每年計算機售票系統統計的全國電影票房比市場真實數據“縮水”達10%左右。這意味著,2013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遠不止217.69億元,而應為241.88億元左右,被偷票房達24億。而到了2016年,偷票房的行為不見收斂,反而愈發猖獗,博納影業總裁于冬就稱電影票房統計與實際的總票房之間至少有20%的差距。于冬還稱,全國至少100家年票房不到3萬的影院,而它們主要靠偷票房生存。


      影院“偷票房”


      新式武器 層出不窮


      3月1日開始實施的《電影產業促進法》為偷票房開出了巨大的罰單,使得這些年來屢次治理而無成效的頑疾終于有了治愈的可能。


      國內電影院用于“偷票房”的手段可謂花樣繁多。有“偷梁換柱”法,由于不同電影的分賬比例不同,每部電影票房分配給發行方、制片方和影院的比例有差異,假如B電影片方給影院的票房分成比例高,那么影院會在觀眾看A電影時,出一張B電影的票,然后劃去片名,手寫上A電影的名字,這樣,票款就算到了B電影頭上,影院自然能夠多賺。有“瞞天過海”法, 記賬一個系統,報賬一個系統。此外,電影院還可能在團體票上做手腳。比如,單位的包場憑借“臂貼”進場,但并不出電影票,這樣售票系統中的票房就被忽略,成為影院的“私利”。


      而對于影院來說,安全系數最高、利潤最大的偷票房方式莫過于將爆米花、飲料與電影票以套餐的形式銷售,上報時壓縮電影票房利潤,將獲利款轉報為爆米花和飲料的利潤。此外,影院還會利用自己的會員做文章,影院針對會員進行電影票的預售,會員票中有些沒有打印電影名稱。這樣一來,無論會員看什么影片,預售的票款都可以任意算成某部電影的票房。


      要知道,票房不僅是影院、院線與片方、發行方分賬的依據,也是影院上繳國家5%電影專項資金和3.3%營業稅的依據。在“縮水”的票房面前,不僅電影專項資金和國家財稅收入打了折扣,片方、發行方的經濟利益也會受損,最終會對產業和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電影局反擊


      步步為營 取勝艱難


      其實,電影局之前對于偷票房并非沒有防范,原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出臺的《電影院計算機票務管理系統軟件技術規范》就規定,中國凡是加入院線進行商業運營的電影院,都必須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除二級市場包場放映外,目前的票房統計主要以計算機售票系統為準。但是,很多影院迅速地攻破了其中一些“疏漏之處”。比如,采取了銷售手工票或與影片不對應的電影票等手段,還有一些影院甚至安裝了多套計算機售票系統,將偷漏瞞報行為從人工化“升級”到系統化。


      電影局之后又發布了《電影院票務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是對2005年的《技術規范》的首次重大調整和修訂。按照規定,各有關電影單位和電影院票務管理系統軟件提供商應及時完成軟件升級工作,2014年5月1日起,影院不得新安裝不符合新標準的影院票務軟件。


      一些“防偽”的尖端技術也應用到了售票系統中,比如給售票系統加上類似銀行使用的“U盾”,通過這個U盾來鎖定售票系統的安全,令影院無法做手腳,無法進行數據虛報。而電影票上也會加上時下流行的“二維碼”,觀眾用手機掃描,就可以知道這張票的“身份”是真是假。


      此外,新系統還不同于以往在第二天才上報票房數據,而是做到實時上報,不給虛報票房留下“時間差”。


      但是,一些監察手段和防盜措施始終都被某些影院所“破解”,而《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實施則讓懲罰的力度有了升級,這一次罰單不僅處罰的影院多,而且處罰的額度也不小,終于下了狠招。


      《電影產業促進法》出爐


      巡航導彈 定點鏟除


      截至去年年底,全國銀幕數近4.2萬塊,影院數超過7600家。其中326家影院瞞報票房,占比近4.3%。這些影院大部分都在小城市,但也有個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可以說,瞞報票房在全國范圍內是一個普遍現象,受害最大的,是電影創作者。杜琪峰導演就在《毒戰》遭遇偷票房時直言感到很悲哀,并怒斥“這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它的危害不僅僅是讓別人少賺了那么簡單,由于近幾年中國電影產業化步伐很快,這艘大船在行駛中哪里水深、哪里有暗礁,統計數字對公眾了解這些問題具有導向作用,同時也是電影界進行行業判斷的依據。如果票房不真實,會對行業的發展、產業的預期、行業的指導,制片、發行、放映,整個產業的各個環節造成誤導。


      《電影產業促進法》讓電影主管部門懲治偷票房的行為有了法律制度撐腰,可謂是重拳出擊、效力更大。依照規定: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制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此次326家違規影院遭到處罰,會對整個業界造成一種警示,使得一些影院不敢再心存僥幸地偷票房。這會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掃清障礙,讓整個電影行業進入到一種良性的、有秩序的、公平競爭的、利益共享的發展機制之中,也讓整個行業樹立一種正氣,讓大家的勞動成果得到尊重,讓創作、智力成果、知識產權得到保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票房依舊疲弱院線開啟整合 電影市場吹響“集結號”

      盡管統計時加入了網絡售票服務費,盡管近一段時間里進口大片輪番上映,但截至目前,國內電影票房市場依舊疲弱。作為電影行業下游的院線更是深知冷暖,抱團取暖正成為業內過冬的主要方法,一輪大規模的并購整合已經提前上演。
      2017-03-28
    • 票房同比降6.17% 多因素致電影市場降溫

      今年以來,電影市場票房從增速放緩到步入負增長。貓眼數據顯示,截至4月4日,今年以來電影市場實現142 61億元票房,較去年同期的151 99億元同比下滑6 17%。
      2017-04-06
    • 4月票房預期提高至45億元以上

      首日票房超過4 1億元的《速度與激情8》上映3天票房已破13億元,昨日晚上票房達到14 03億元,業內預期單片總票房有望超過25億元,4月票房預期從40億~45億元提高到45億元以上。
      2017-04-19
    • 速8再續票房神話 電影市場上演“速度與激情”

      近日,中國電影市場上演了一把“速度與激情”,一部影片4天狂掃15億票房,中美同步上映的進口分賬大片《速度與激情8》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包括零點場票房、首日票房和最快破10億票房,成為4月電影市場當之無愧的票房霸主,影...
      2017-04-24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