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講好新時代長江故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18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近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通知,部署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沿線各省區市文化和旅游業界人士表示,將緊抓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大機遇,激活長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系統闡發長江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長江故事。


      把握機遇 有序推進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大力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大舉措。


      “近年來,江西充分發揮長江文化資源優勢,全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丁新權表示,“接下來,江西將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在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過程中展現江西新作為。”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為更好傳播貴州文化、講述貴州故事、傳遞生態文明提供了重要載體,有助于促進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接下來,貴州將牢牢把握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這一重大機遇,深入挖掘長江文化內涵,全面發揮長江文化的驅動作用,打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貴州片區獨具特色的山地奇景和文明形態。


      安徽省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胡支農表示,馬鞍山將積極把握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實施長江文化保護傳承、研究發掘、文化傳播三大工程,拓展馬鞍山長江文化的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科學研究等功能,全力打造長江文化的“新時代坐標”。


      南京旅游集團副總經理陸俊表示,南京旅游集團依托長江沿線豐富的文旅資源,打造了“江景櫻花”等產品,推出了南京首艘濱江游輪“長江傳奇”,形成了“水岸聯動”的旅游新形式。接下來,南京旅游集團將積極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打造集游客集散、水上觀光、濱江旅游為一體的長江游輪母港,爭創還江于民、造福于民的城市濱水新空間和文旅新地標。


      先行先試 積極探索


      多年來,長江流域各省區市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依托沿線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在弘揚長江文化、講好長江故事方面積累了諸多經驗。


      貴州在推動長江沿線文化和旅游發展方面積極探索,先后建成開放赤水大瀑布、赤水河旅游公路、“船在天上行”超級工程、烏江源百里畫廊、錦江十二景等,規劃建設烏江、赤水河、錦江、清水江沿線景點,連續多年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著力打造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屏障,爭當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充分保護傳承長江文化,2021年6月,南京市編制完成《長江經濟帶南京段長江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概念規劃》,結合長江南京段的旅游資源和文化發展脈絡,提煉了古都文化、海絲文化、秦淮文化等南京長江文化八大主題,梳理出16類157個長江文化特色資源、412個文旅資源單體。


      近年來,馬鞍山市充分挖掘長江歷史故事,通過舉辦長三角論壇、建設長江文化展示館等多種方式,不斷豐富長江文化內涵,努力打造長江文化旅游重要城市和江南文化旅游目的地。


      隨著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高質量推進,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波瀾壯闊的長江將以更加磅礴之姿繼續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之美。


      多元統一 協同發展


      作為我國第一大河流,長江與黃河一起并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標志性象征,“江河互濟”構建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認為,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應從宏觀上處理好三方面關系。一是中華文化標志的多元與統一關系。長江沿線地域文化豐富多彩,應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下系統闡發長江文化的標志象征和文化多樣性。二是多層次國家與區域戰略的協同關系。長江橫跨東中西三大區域,涉及重點實施的“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區域,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應協同、融合相關戰略,加快形成新的發展格局。三是文化生態保護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關系。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文化與生態大保護,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發展布局。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我國對文化保護方式的創新,也是新時代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一大創舉,可以進一步豐富我國文化保護體系和利用方式,從整體上提升我國文化發展水平。”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李柏文表示,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點是從全流域視角構建長江文化體系,需要抽象出長江文化的內涵和本質,并結合各地特色文化,形成長江文化豐富多彩的外延。李柏文建議,應結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豐富經驗,對超大型線性文化區域發展規劃理論開展專題研究,以此反哺國家文化公園實踐。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關鍵在于保護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提煉和升華長江文化精神內涵,通過文旅融合等方式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吳殿廷建議,長江流域近千年來一直是我國人口、經濟和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形成了以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為主體,滇藏文化、黔桂文化、嶺南文化和江淮文化等為亞文化的龐大文化體系。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不僅要保護傳承好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更要總結提煉好近現代革命文化和改革創新文化,建設彰顯大國自信的文化新地標。(朱文文 周晨 許瑾 鄒琴 魏彪)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