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為突破甲骨文“破譯”與傳承活化的難題,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騰訊優圖實驗室與甲骨文的故鄉、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安陽攜手,共建甲骨文開放創新平臺。
殷墟是世界范圍內公認的人類早期文明重要遺存,也是中華文明探源最為關鍵的節點之一。在殷墟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甲骨文無疑分量極重。到目前為止,殷墟共出土16萬多片甲骨,發現單字約4500字,已釋讀約1500字,但還有約3000字尚待辨識。
此次合作,雙方將通過“科技+甲骨文”的深度共創,破解甲骨文考釋研究過程的字形匹配難題,并通過構建甲骨文傳承小程序等方法吸引公眾參與難題,助力形成甲骨文考釋研究的人機協同模式、展示傳承的參與眾創模式、活化利用的開放創新模式,守護漢字,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在項目啟動會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姜繼鼎表示,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進一步推動甲骨文考釋研究、展示傳承、活化利用的轉型升級,用數字科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安陽打造“中華字都”,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推進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發展,融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品牌作出貢獻。
河南省安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薛崇林表示,該專項合作以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方式實現“科技+甲骨文”的共創共益,運用多種科技理念實現甲骨文研究、展示、傳承的模式轉型升級,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的賀信精神,也將開啟新一代數字科技助力甲骨文活化利用的新篇章。
騰訊云副總裁、騰訊云智能負責人、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吳運聲表示,計劃基于“殷契文淵”平臺,利用豐富的甲骨文拓片、摹本、著錄甚至甲骨實物等數據,研發字形匹配、摹本生成、甲骨綴合、三維建模等系列算法,面向甲骨文領域的專家學者形成甲骨文智能搜索工具箱,實現專家學者與智能工具的人機協同,推動研究提質增效。
目前,作為認知中國早期歷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門徑,甲骨學已經成為一門世界性學科。
轉自:光明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