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55家 實施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1-05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同時就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開展的背景,入選單位具備什么特點,以及施行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和解讀。


      國家文物局制定并發布《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明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間。


      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于2022年4月啟動,從31家申請評定、62家申報立項單位中,最終確定19家評定單位和32家立項單位,至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55家,立項80家。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自2010年啟動以來,逐步從行業內工作變成國家任務,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內容。國家文物局總結了前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經驗,修訂印發《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發布了評定工作通知,制定了工作方案。對于24個省份申報的93家申報單位,嚴格按照“材料審查—現場考核—專家評議—黨組審定”等流程,經組織37位專家現場考核,11位專家評議投票,8位專家復核,并報請國家文物局黨組審定后確定最終名單。在初審階段即加強核實,以文物安全、違建整改、管理運營、可行性研究不足等原因,取消了4家申請評定和16家申請立項單位考核及評議資格;在發布名單的同時,國家文物局專門發文各有關省級文物主管部門,針對所有申報單位提出指導意見。通過評定工作以評促改,推動各單位及時彌補短板,引導更好運營、創建和培育。


      此次評定單位數量是歷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最多的一次。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結果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深度展現本體價值


      此次評定單位和立項單位在國家意義、歷史意義、文化意義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體現出中華文化鮮明標識,符合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中華文明精神地標的要求。如泥河灣、學堂梁子以及石峁、凌家灘、上山等是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探源重要研究對象;鄴城、遼上京、統萬城、長白山神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承載。


      二是充分實現社會意義


      入選單位涉及21個省市區,年代上限至舊石器,下限至明代,有聚落、城址、窯址、礦址、陵園、寺院等,分布于城市中心、城郊、鄉村、戈壁、綠洲等不同地理位置。保護利用模式因地制宜,融入城鄉發展,具有多樣性、創新性和示范性。如鄭州商城依托文保工程和博物館,形成城市中心市民休閑場地;湖北屈家嶺整合農業、林業等資源,打造農谷小鎮;邛窯聚焦瓷業振興,建成文創產業基地等。


      三是突出發揮各自特色


      19家評定單位中,均建有或在建遺址博物館、陳列館、展示館,考古研究保護、展示闡釋、管理運營等各項工作都相對突出,規劃實施路徑明確。32家立項單位也都設立獨立法人資格的專門管理機構,制定建設發展目標,在考古、研究、保護、規劃落實以及展示服務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尤其是受到當地政府高度重視,保障突出,持續推進。如河南二里頭在央地共建支持下,建成遺址博物館等硬件設施,持續開展考古發掘不斷取得新成果,成為夏商文化研究高地;江西漢代海昏侯國聚焦展覽科研,設立漢文化研究基地;浙江安吉古城遺址借助社會力量參與運營管理,發揮考古遺址公園綜合效益。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人類史”的重要承載,是國家歷史文化價值闡釋者和中華文明重要標識地;是基于文化遺產得到更好保護利用為前提的公園,考古研究和成果展示轉化貫穿于整個建設過程,也是管理運營的重點,它的建設往往周期更長、需要專業隊伍的參與;更重要的是它的最大功能在于對標“文化強國”“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通過考古成果轉化、文化遺產傳承、生態環境改善等,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國家文物局計劃在2025年底前,爭取組織開展第五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評定工作。


      同時,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實施動態管理,有退出機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已作出明確規定,立項單位自立項之日起三年內未開展任何考古研究、文物保護項目和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的,將有一次書面通報整改機會;一年內仍未整改的,取消立項,三年之內不得再次申報。評定單位管理和運營不當,監測評估或巡查后落實整改要求不到位,發生責任事故或造成文物損毀,已不具備開放條件的,國家文物局將視情節輕重全國通報或撤銷評定結果。被撤銷評定結果的,三年之內不得再次申報。


      依據以上規定,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細化評估監測辦法和細則,形成定期評估發布機制,并結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自身文物保護規劃和公園建設規劃落實情況實施專項督導,對存在問題單位實施“黃牌警告”和“公告退出”,對創新成效明顯的單位進行推介。通過動態管理,將促進各地更加審慎研究創建的可行性,更好長遠規劃公園可持續運營管理,更好促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有序發展。(總臺央視記者 田云華)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

      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

      10月17日,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暨仰韶文化發現100周年郵票紀念冊發行儀式,在三門峽澠池縣仰韶村舉行。
      2021-10-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