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風"內容做精 傳播主體多元 中國數字文化出海動能足亮點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23





      伴隨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以網絡文學、網絡動漫、在線影視劇、網絡游戲、網絡音樂、短視頻及直播這六大業態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


      2月16日,中國外文局所屬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在第十二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上發布《中國數字文化出海年度研究報告(2022年)》。通過大數據挖掘、企業實地調研、專家座談等方式,報告梳理了上述六大新型數字文化業態的出海情況,并指出中國數字文化出海在市場拓展、內容做精、主體做強、"Z世代"聚焦方面呈現出以下四大亮點。


      六大業態加速出海,游戲影視異軍突起。在疫情背景下,數字文化產業出海發展獲得新動能。六大文化業態出海成效顯著,其中游戲、影視劇在國際市場異軍突起。根據"中國數字文化出海接受度模型"分析,游戲、影視劇海外關注度和認同度均呈現出顯著優勢,傳播范圍遍布六大洲。以游戲為例,2022年中國游戲在美、德、英等國的市場占有率均超過20%,《萬國覺醒》《PUBG Mobile》《原神》等爆款頻出。影視劇出海也呈現數量多、題材豐富的特點。如電影《長津湖》在全球收獲57.75億元的票房,并一度登頂全球票房年度冠軍。此外,中國網文的海外讀者數量達到3193.5萬,其中91%的海外讀者幾乎每天都會追看中國網絡文學。總體而言,中國數字文化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國風"內容持續做精,文化影響落地顯效。調查發現,近年來,富含中華文化價值的題材、故事、人物等"國風"元素與游戲、動漫、影視劇等數字文化傳播方式相結合,涌現出一批既入鄉隨俗又入情入理的頂流爆款作品,帶動精品內容獲得全球認可。取景國內風景、融入中國民樂的國產游戲"原神"上線伊始就占據多國游戲榜單的第一名。年代劇《人世間》開拍僅1個月就被美國一線流媒體平臺Disney+收購版權。中國傳統民族音樂通過海外視頻平臺廣泛傳播。以中國古琴國風樂為創作題材的"自得琴社"海外視頻平臺優兔賬號作品播放量超6000萬次。國內領先數字藏品生態平臺iBox鏈盒登陸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展示了眾多中國經典IP的數字藏品形象。


      傳播主體多元壯大,構建立體對外推廣格局。在后疫情時代,數字文化產業的高維媒介優勢進一步放大,積累大量資金、技術、產品的市場主體自發"出海",互聯網頭部企業"造船出海",內容生產商"借船出海",個體創作者"搭船出海",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開展國際并購,將國內成功的商業模式復制到海外,建設自有平臺,分享全球在線文化產業紅利,積蓄國際傳播勢能。TikTok在2022年全球月活用戶數超10億,位列全球社交媒體第五位。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紛紛推出海外版客戶端,大批國產劇在網絡視頻平臺資金、技術等投入推動下實現海外傳播,產生良好效應。騰訊、字節跳動發力東南亞數字音樂市場,旗下JOOX、Resso等音樂平臺的總下載量超過5000萬次。中文在線的Chapters成為全球第一的互動式視覺閱讀平臺,注冊用戶超2000萬,月活用戶數達500萬。


      目標受眾聚焦"Z世代",圈粉青年勢頭正旺。數字文化產品具有輕量化、碎片化的傳播特點,傳播過程交互性、社交性極強,契合"Z世代"的文化需求與生活方式。"Z世代"對內容情節的重視,堅持內容為王的根本趨勢,推動國際青年參與其中,為數字文化的全鏈條生態注入新動力。中國電競戰隊EDG奪得世界冠軍,標志著中國游戲從業者在全球市場運作與職業賽事雙賽道角力中獲得領先優勢,而以年輕人為主的電競團體在游戲開發、賽事參與、俱樂部合作等方面與海外市場雙向互動,有望承擔娛樂屬性之外的文化傳播和價值觀引領作用。優兔平臺上中國主題短視頻中,占比六成的外國網紅分布在六大洲十余個國家,最受歡迎的內容是分享中國文化體驗、展開中外觀念探討。這些自發式、眾籌性內容圈粉國際青年,促進了中國的國際認知環境塑造及人文氛圍營造。(記者 湯莉)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