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啟動新一輪巫山龍骨坡遺址考古發掘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18





      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遺址2023年度考古發掘項目16日在當地正式開工,標志著該遺址啟動第五階段的發掘工作,有望出土更多古人類、古生物化石及相關人工制品。


      龍骨坡遺址位于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是迄今歐亞大陸時代最早、內涵最豐富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距今已有200余萬年歷史,1985年發掘出土了東亞地區迄今最早的古人類化石,被譽為“東亞人類搖籃”。此外,該遺址保存了180萬年—248萬年前豐富的古人類、古生物遺存、古環境信息,可以追溯三峽地區山河形成史、古生態與古環境變遷史,為東西方遠古文化比較研究,揭示人類起源進化演變,提供了確實可靠依據。


      記者獲悉,此次開展的第五階段發掘是時隔十余年再次啟動主動性發掘的重要探索,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巫山縣文物管理所聯合申報,項目發掘面積30平方米,發掘時間將持續至11月。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牟豐京介紹說,1984年到2006年,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隊下,龍骨坡遺址經過了三個階段的系統發掘,1996年獲批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至2012年,龍骨坡遺址開展第四階段發掘工作,該階段將中國舊石器傳統發掘方法與法國舊石器發掘方法相結合,發現了200余件具有明顯人類加工痕跡的石制品及百余件哺乳動物化石,為探索三峽地區早期人類的技術模式和行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龍骨坡遺址的發現,是近40年來東亞史前文化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據不完全統計,前四次發掘工作采集的哺乳動物化石有116種,石器超過1000件。”當天,91歲的黃萬波在現場表示,希望在第五階段發掘中有新發現,充實“東亞型”人類起源于長江大三峽的論點,擦亮龍骨坡文化名片。(記者 鐘旖)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