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掘書的數字“朋友圈”,筑書香共同體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24





      今晚,有兩場新書分享會將在線上與線下同步進行,這是2023上海書展主會場最后的官方活動,讀者們不要錯過。如果時間撥回8月15日,今年上海書展啟幕前一天,一款基于傳統工具書的創新性互聯網數據服務產品——聚典數據開放平臺在上海發布2.0版,備受業界矚目。


      最初的序幕由老牌工具書的時代煥新奏響,尾聲的落幅收束在線上線下共享的讀書會,浦東分會場更是直接聚焦“數字閱讀:開啟閱讀新體驗”主題——有意或無意,2023上海書展始終與數字同行,以先行者的姿態探索出版業守正創新、轉型升級的新舉措,拓展出書的無限生命力;也以“行業風向標”的定位確證著融合發展是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見證互聯網科技企業、數字經濟賦能閱讀新動能。


      上海書展不斷開掘書的數字“朋友圈”,線上線下同筑書香共同體,可以超越物理空間、打破世代壁壘。誠如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闞寧輝所言:“上海書展作為平臺與紐帶,因其包容性、開放性、國際性備受歡迎。在這里,我們與優秀的同行同臺,了解讀者最新文化需求,以此探索新方向、發掘新動能。”


      技術“入股”,助力精品傳世


      “碎片閱讀時代”,古籍何為?“讀屏時代”,傳統工具書何為?上海書展借兩場重磅活動開宗明義。其一是聚典數據開放平臺2.0的拳頭產品發布,另一場則以“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與出版人的使命”為主題,在行業高峰論壇上厘清新時代的升級路徑。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茅院生認為,出版人要立足資源稟賦,加強經典古籍的深度整理,立足融合發展,加快傳統資源的活化利用。他以“古籍整理數字化平臺”為例指出,技術“入股”,能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讓精品傳世。


      作為出版“國家隊”,中版集團此次參展,不僅帶來了旗下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23家出版社,展銷圖書5000余種近4萬冊,還以數據庫、網站平臺、數字設備及融合出版物等多種形態,重點展示了集團在推進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面的融合發展實踐與出版成果。▼下轉第五版(上接第一版)其中既有中版集團承擔的國家重點文化工程之一《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亦有入選中宣部出版融合發展工程的多個平臺,包括“三聯中讀”“新華書店網上商城”、古籍知識服務平臺“籍合網”與培訓平臺“籍合學院”;而綜合型國際中文學習平臺“JUZI漢語”App、“榮寶齋在線”平臺和App以及“榮寶齋×騰訊幻核”數字藏品項目,則體現著中版集團融合發展的多元方向和品牌優勢。


      以東道主身份參展,世紀出版集團同樣積極擁抱新業態,拓寬傳統文化在當下的傳播路徑。在上海書展期間開啟2.0版本的聚典數據開放平臺,是國內率先實現知識查檢與閱讀過程“零距離”融合的權威工具書開放平臺,它的1.0版本總查詢調用次數已突破10億次。迭代升級后,全新的聚典數據運用最新人工智能技術,對430多萬條工具書數據進行系統梳理和重組,從內容端大幅擴充詞條數量,同時還梳理用戶行為,實現查檢詞條與庫藏知識的智能關聯,讓“讀屏”更絲滑、精準。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數據庫的亮相,展現了數字化賦能古文字這一“冷門絕學”學科建設的成果;“尚古匯典·古籍數字服務平臺”同樣錨定權威、獨家、系統、核心,從內容和技術研發等方面實現古籍出版的創新融合。


      數字經濟入局,拓展閱讀的邊界


      在書展的未來閱讀區,有家“餐廳”風格的展廳頗為吸睛,創意來自在線音頻平臺喜馬拉雅。早在五年前的上海書展,該平臺就以“大腦加油站”的場景閱讀模式在書展建立獨特的聲音城堡。隨著有聲書在閱讀生活中的占比逐年走高,此番喜馬拉雅再登書展,一番“精神食糧”的自況,何嘗不是如今數字經濟入局后,閱讀邊界無限延展的真實寫照。


      實際上,今年的上海書展上,由各家互聯網企業帶來的書香新體驗已讓越來越多讀者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書展上參展的互聯網企業也已從原來的客串,逐漸成為書展上的一支支生力軍。在未來閱讀區,閱文、帆書、喜馬拉雅、七貓、番茄小說等數字化閱讀企業展示出版產業轉型升級、面向未來的行業新氣象,突出“閱讀+”的產業集群和跨界參與的活力。


      在“番茄小說”互動體驗區,觀眾能現場體驗基于文本轉語音技術的有聲聽書,感受小說朗讀的多風格音色和多樣化情感表達。這是抖音集團2019年推出的免費閱讀產品,其AI朗讀由火山語音團隊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已經擁有40余種不同風格音色,可以適配玄幻、古言、萌寶等多題材小說不同性格、不同年齡段的人物形象。有讀者駐足體驗后表示:“番茄小說的聽書與以往聽到的AI朗讀不太一樣,它有音色和情感的變化,有沉浸式的感覺。”


      帆書的展區設計別出心裁,他們將不同展示區劃分成島嶼,寓意“人生如海、好書是帆”,希望帶著讀者一起登上知識的島嶼探尋寶藏。元氣島、金銀島、少年島、科創島,顧名思義,讀者能從一座座“島嶼”上了解帆書不同板塊的文化特色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帆書還集結了站內優質講書資源,以“非凡精讀館”之名甄選全球范圍內社科、人文、心理領域的品質好書,邀請80多位專家學者進行解讀。


      此外,閱文展臺以“IP時光穿梭機”為設計理念,展陳《鬼吹燈》《慶余年》《全職高手》等網絡文學發展二十余年的經典IP,涵蓋實體出版到有聲、動漫、影視、游戲、衍生品的多元業態展示,彰顯出網絡出版的勃勃生機。閱文旗下QQ閱讀則同步上線“上海書展云閱好書”專題,攜手浙江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人民郵電出版社、磨鐵數盟、讀客文化、聯合讀創和上海文藝出版社共同推介“書展同款好書”。


      《2022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3億。與傳統紙質書閱讀相比,不受時間、地點、空間限制,隨時隨地就能開啟的數字閱讀讓閱讀變得更豐富、便捷、高效、有趣。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王為松說:“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是愛書人共同的念想。閱讀不囿于一成不變的方式,書展更在于喚起全社會對書香共同體的認知與打造。”(王彥)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