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文物局:規范引導博物館社會講解,及時糾正歪曲史實等行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26





      據國家文物局公眾號消息,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進一步提升博物館開放服務水平和質量,日前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博物館講解服務工作水平的指導意見,具體內容如下。


      國家文物局關于進一步提升博物館講解服務工作水平的指導意見


      一、高度重視講解服務工作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講解工作搭建起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橋梁,是博物館發揮社會教育功能、提供公共服務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各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博物館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充分認識講解工作的重要性,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一手抓自身提升、一手抓外部規范,“開正門”“堵偏門”,不斷提高自身講解服務能力,加大社會講解規范和引導力度,全面提升講解服務數量和質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參觀需求。


      二、優化館內講解服務供給


      各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統籌指導所在地區博物館結合實際情況,適度增加固定時段免費人工講解頻次,定期組織博物館館長、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科研人員或策展團隊開展公益講解活動,不斷增加優質講解服務供給。各地博物館應深入挖掘藏品價值內涵,圍繞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進一步提升講解詞撰寫質量,針對知識普及、深度學習、專業研究等不同需求,提供分眾化、特色化的講解內容和服務;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觀眾的講解服務,應做好館校對接,加強教師培訓,促進課堂教學與現場講解的有效銜接。


      三、規范引導社會講解服務


      各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統籌指導,逐步建立所在地區博物館社會講解準入管理和監管機制,推動規范有序發展。各地博物館應探索申請備案、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等機制,將信用良好的社會講解個人或團體列入“白名單”統一管理;應重點加強社會講解內容審核把關,通過提前報備、檢查巡查、社會監督、網絡監測等方式,及時發現并糾正歪曲史實、戲說歷史、擾亂秩序等行為,納入“黑名單”重點監測和管理。社會講解個人或團體應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敬畏文物、尊重史實,主動加強歷史文化知識學習和培訓,提升講解服務能力,確保知識傳播的客觀性、準確性。


      四、不斷拓展講解服務形式


      各地博物館應廣泛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加強講解設備購置配備和維護升級,加大講解內容研發和更新,推出智能語音導覽、二維碼介紹、虛擬講解、云講解等自助講解方式,為觀眾提供便捷多樣的講解服務,彌補人工講解供給不足。各地博物館應加大藏品資源公共信息開放力度,鼓勵通過官方平臺推出展覽內容簡介,引導觀眾提前獲取相關文物和歷史知識,做好觀展準備,提升講解服務效果。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發布公告或在館內顯著位置公示等方式,明確講解服務種類、獲取方式、講解時段、費用信息等,引導公眾通過官方渠道獲取講解服務。


      五、加強講解人才隊伍建設


      各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爭取所在地黨委、政府支持,充實講解人員編制,完善科學、合理的講解人員招錄、考核、晉升、交流制度,提高講解員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激發講解隊伍活力;定期舉辦博物館講解員大賽或培訓班,切實提升講解員業務能力,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充滿活力的新時代博物館講解人才隊伍。各地博物館應發展壯大志愿講解隊伍,通過與高校合作、社區共建等方式,加強招募、培訓、考核、交流等制度建設,不斷提升志愿講解服務水平。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