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文化周激發文化消費活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1





      “終于近距離看到心心念念的關將軍啦!”年輕的戲迷楊小姐興奮地說。10月1日,她在園博園的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看了一整天的京劇,北京京劇院的李孟嘉、王若丁、譚筱羽、周曉盟、劉孟千一等廣受年輕人歡迎的演員在園博園的閩園開展了4天沉浸式的整出戲的表演,觀眾獲得前所未有的觀戲體驗。


      10月4日,隨著“國風超有戲”國風戲曲音樂會的結束,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為期七天的主場活動在北京園博園圓滿落幕。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豐臺區相關領導及藝委會專家代表出席閉幕式。閉幕式上,優秀青年學術論文獲得者、中國戲曲票友大賽金獎選手、“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人氣之星”稱號獲得者、參演單位代表,先后獲頒榮譽證書。


      9月28日至10月4日,20個省區市近50個優秀院團院校,圍繞梨園精品、梨園薈萃、梨園嘉年華三大板塊,聯袂奉上120余場演出、百余場次講座導賞對談、近200場次互動活動,現場吸引全國的游客近10萬人次,觀眾年齡構成更趨于年輕化。其中,線上有30場直播展播,借助線上形式登陸多家網絡平臺,滿足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的需求,累計點擊量超過2000萬次。戲曲周熱度的上升也吸引了眾多網絡達人游園打卡,通過自媒體分享他們在戲曲周的“賞、游、玩、購”,中國戲曲文化周相關話題的視頻瀏覽量、閱讀量累計超過8000萬。相關媒體新聞報道覆蓋全球86個國家,更有200余家海外主流網絡媒體進行多語種轉載。據統計,本屆戲曲文化周全網全媒總瀏覽量超過5.6億,在為人民群眾奉上一場場豐盛的戲曲文化盛宴的同時,也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閃耀時代光芒,進一步煥發生機與活力。


      本屆戲曲文化周還舉辦了戲曲行業展示交易會,促進民族樂器、優秀劇本、戲曲服飾等行業交流。面向游客,開展“以戲觀城”、戲曲梨園市集等活動,搭建戲曲特色消費場景,促進文化消費。在國風雅韻·戲曲行業交易會的樂泉二胡展會,展出的二胡種類有京胡、板胡、月胡等十幾種。“二胡始于隋唐,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這次,我們從樂泉來到北京園博園參展,就是想借助戲曲周的平臺發揚二胡文化,讓戲曲周的觀眾在看戲之外,也能欣賞、關注民族樂器。”來自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的田寧說。


      “小朋友,你知道我扮演的角色是誰嗎?”在園中的一個角落,一位來自中國戲曲學院的大學生扮演的“NPC”與興趣盎然的小朋友互動:“老夫黃忠也。”


      記者在現場看到,戲曲文化周舉辦的“梨園市集”人氣爆棚,多位國家級、市級非遺傳承人攜雕漆、內畫、風車、花絲鑲嵌、蒙鑲、景泰藍、毛猴、太平燕、玉雕、兔爺、折扇、面塑等10余項非遺技藝產品亮相銀杏大道,進行展覽展示和售賣。梨園市集集合了中華老字號、網紅及特色餐飲、傳統非遺手工制品、戲曲文創產品的商家。游客通過新設立的30個美食篷房,可以盡情感受煙火氣,品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小吃,開啟“逛吃之旅”。為了讓游客感受“舌尖上的風景”,本屆戲曲文化周還有造型新穎、顏值獨特的文創雪糕可供品嘗。雪糕的造型選用了可愛帥氣的Q版武生“豐豐”造型,讓游客朋友們愜意地吃著雪糕,回味著經典戲曲的美好滋味。此外,游客們還有機會偶遇各種主題的戲曲快閃。(記者 何曉曦)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