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考古盲盒、國潮零食以及文創小物件等創新產品,觀眾可以親身參與文物的“發掘”“品嘗”和“使用”過程。這種互動式體驗讓文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遺跡,而成為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文化實體
讓購買者可以手握迷你洛陽鏟挖出神秘“文物”的考古盲盒一經推出便“一盒難求”;可以吃的玉佩棒棒糖、古錢幣巧克力等國潮零食成了爆款;鎮館之寶婦好鸮尊、云紋銅禁、賈湖骨笛等“化身”冰箱貼、書簽……近年來,憑借一次次融合創新、一件件爆款文創,河南博物院和館藏文物頻頻出圈,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
河南博物院通過一系列融合創新舉措,成功將文物從歷史的塵埃中喚醒,以“玩”的方式讓珍貴文物在當代社會中熠熠生輝。這一創新理念不僅賦予了文物新的生命,也讓公眾在互動與體驗中深刻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玩”可以讓文物與公眾建立親密聯系。傳統的文物展示往往停留在靜態的觀賞層面,而河南博物院則讓文物與觀眾之間建立起一種動態的聯系。通過考古盲盒、國潮零食以及文創小物件等創新產品,觀眾可以親身參與文物的“發掘”“品嘗”和“使用”過程。這種互動式體驗讓文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遺跡,而成為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文化實體。觀眾在“玩”的過程中,不僅享受到樂趣,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對文物的認知和了解。
其次,“玩”可以讓文物背后的故事得以生動展現。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背后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通過“玩”的方式,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文物所代表的歷史時期、文化背景和藝術價值。例如,通過考古盲盒中的迷你洛陽鏟和神秘“文物”,觀眾可以模擬考古過程,體驗考古學家探尋歷史真相的過程;通過國潮零食中的玉佩棒棒糖和古錢幣巧克力,觀眾可以品味文物所代表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特色與風情。這些“玩”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個文化故事的講述,不僅可以增強觀眾對文物的興趣和好奇心,也能夠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最后,“玩”可以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河南博物院的創新舉措,不僅讓文物得以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也為文創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博物館可以將更多的文物資源轉化為具有吸引力的文創產品,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同時,“玩”的方式也可以激發公眾對文化的興趣和好奇心,激發公眾深入探索和學習中華文化精髓的熱情。
總之,文物也可以“玩”的理念,實際上是對文化魅力的深入挖掘和全新展示,可以讓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熠熠生輝。這種創新理念不僅提升了公眾對文物的認知和興趣,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期待更多的博物館能夠借鑒河南博物院的經驗,不斷探索和創新,讓文物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走進公眾的生活,讓傳統文化得以更加廣泛地傳播與傳承。(關育兵)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