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火爆的舞臺演出中,舞劇占據半壁江山。如何將舞劇經典改編做到傳承與創新并重,青年導演、舞蹈家如何挑大梁?也是舞蹈工作者們一直在思考的。
隨著越來越多“爆款”舞劇的出現,“舞劇熱”日漸成為演出行業的常態。《紅樓夢》上半年排期滿滿當當,《李白》巡演獲得諸多好評,《只此青綠》《詩憶東坡》成功“出海”,《詠春》等優秀作品不斷涌現,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蓬勃生命力。
舞劇創作者們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并不被傳統束縛,通過創新性表達讓傳統實現了現代性轉化。面向新一代的受眾群體,選擇以更加貼近當下年輕人的認知特性進行藝術創作。
“舞劇熱”中的爆款多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題材,而觀看和討論的群體卻以年輕人居多。很多青年觀眾甚至二刷、三刷,在觀看欣賞的同時,他們還會在社交媒體平臺交流討論。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