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文明圣地良渚,微短劇站上新風口。8月9日下午,為推動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打造微短劇產業新城,持續推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余杭微短劇產業發展會議在杭州良渚成功召開。
本次大會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指導,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短視頻短片委員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作委員會、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主辦,機構、平臺和來自網絡視聽產業上下游的從業者齊聚,探索余杭微短劇產業的發展成果與未來方向,深度挖掘余杭微短劇產業優勢,解讀行業熱點,為微短劇行業更好發展提供新洞見。
近年來,微短劇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不僅成為網絡文化娛樂消費的新趨勢,也是拉動網絡視聽產業經濟增長的新動能。2024年,國內微短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逼近院線電影年度票房水平。
杭州市余杭區高度重視微短劇產業發展,以強勁姿態融入微短劇浪潮。早在今年2月,余杭率先出臺了2億元的微短劇發展基金,制定微短劇扶持政策黃金10條,構建從創作、拍攝、制作、發行、交易到衍生產業的微短劇全產業鏈,形成“一政策(基金)、一基地、三中心、三平臺、二評價載體”為主體的“11332”微短劇產業發展體系。浙江省網絡微短劇余杭區審查分中心、余杭區影視協拍中心、良渚芯云城影視基地等重點平臺落地,著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微短劇產業新城。
作為余杭區重點產業平臺之一的良渚新城,一直致力于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已集聚數字文化類企業1000余家,為微短劇產業發展夯實了產業基礎。目前,良渚新城正在搶跑微短劇產業這一數字文化細分賽道,依托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平臺優勢、芯云城影視基地的產業空間優勢、上下游企業集聚的產業優勢,推動微短劇全產業鏈加速發展,努力打造形成空間集聚、主體豐富、創作活躍、科技賦能、服務精準、健康有序的產業生態。
大會現場,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陶世明、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副會長陶嘉慶進行主旨發言,余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偉俊詳細解讀余杭微短劇“11332”產業體系以及“黃金10條”政策,展現余杭從劇本創作、取景拍攝、上線播出、研發創新、作品出海等全方面對微短劇發展給予扶持,助力微短劇高質量生產。如對企業在余杭境內拍攝制作網絡微短劇給予最高100萬元拍攝補助,對網絡微短劇年度平臺分賬達標的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對符合導向的重點網絡微短劇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扶持資金,對根據重要宣傳節點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扶持倡導的規劃選題創作的特別項目,提供最高300萬元的資金扶持等。
國家(杭州)短視頻基地創作運營中心在大會現場正式啟用;現場舉行浙江省網絡微短劇余杭區審查分中心、中廣聯合會短視頻短片委員會·精品短劇創作基地、良渚芯云影視基地等揭牌儀式;實現微短劇全產業鏈的提速升級。如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的良渚芯云城影視基地搭建了國內技術領先的元宇宙制片棚,各類拍攝實景一應俱全,可提供影視后期(音效、剪輯等)、影視財會托管、生活商務配套等服務,今年計劃簽約入駐影視公司300家。浙江省網絡微短劇余杭區審查分中心,承接由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下放的網絡微短劇規劃備案立項以及完成片審查,推動實現大批量微短劇高質高效的備案和審查。中廣聯合會短視頻短片委員會·精品創作基地將推出精品微短劇白名單,向主要播出平臺每年推薦500部左右精品微短劇,促成平臺、制作、投流三方共同投資孵化、實現共贏。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余杭)人才培訓基地將致力于為全國微短劇產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強力支撐。
會上,主辦方邀請的咪咕、抖音、B站、YY直播等平臺及中文在線、容量短劇、重慶麥芽、華誼傳媒、徐崢微短劇廠牌、良渚芯云、短劇自習室等機構代表分別就“微短劇監管新政下的產業新生態和發展新模式”“傳統影視產業賦能微短劇精品化發展”“微短劇在文化出海中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開展了深入的行業研討。
以此次微短劇產業發展會議為契機,余杭將進一步凝聚政企學界合力,優化產業發展體系、搭建卓越發展平臺,在微短劇領域取得更大突破,為中國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轉自:內蒙古廣播電視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