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之美+良好生態” 古村落群煥發新風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04





      江西文化底蘊深厚,有413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兩萬多幢傳統建筑。


      位于江西吉安吉州區的釣源古村,始建于唐朝末年。整個村莊青磚黛瓦,在茂密蔥蘢、綠葉成蔭的古樟掩映下,猶如一幅雋美清新的水墨畫,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釣源古村至今仍保留了130多幢明清古建筑。騎瓦風火墻、海涵壇等是古村的主要建筑特色,房屋設計、空間布局等方面無不體現著古人的建筑智慧。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李柳生介紹,選址上在整個兩邊山脊梁上面建筑了一個房屋,當雨水下來的時候,房屋的排水到了低洼處有7口池塘。7口池塘把水收集起來之后,第一解決了村民的生活用水,同時還可以把水作為農田的灌溉之用。


      釣源古村是一個聚居村落,房屋的建造注重和周邊生態的關聯,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湯敏介紹,釣源古村所處的吉安,處在亞熱帶季風氣候。釣源的建村者培植了非常多的香樟,樟樹實際上起到了對季風氣候有效的調節,大風、暴風來的時候,它可以做一定的阻擋。


      江西撫州的金溪縣,始建于北宋淳化五年。在金溪的古村落,保留了不少家塾書院,古建筑上留有大量精美的磚雕、石雕和木雕,寓意豐富,訴說著千年文脈的傳承。


      不少古民居的窗戶和排水地漏會使用銅錢紋形狀,這是一種兼具實用和裝飾作用的建筑特色,寓意生活富足、生意興隆。


      江西撫州金溪縣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全建武介紹,在建造巷道、圍墻、水塘,這些都很講究。尤其是排水系統,它的功能布局非常好,由單棟房子里面的水向排水溝進行排放,再由排水溝向水塘里面排放。


      金溪縣有128個格局完整的古村落,至今仍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大量建筑文化遺產、耕讀文化和傳統手工業態,有著“一座沒有圍墻的古村落博物館”之稱。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