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貼、化妝鏡、毛絨玩具……博物館文創持續“上新”,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新寵。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007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9%的受訪青年感覺讓人眼前一亮的博物館文創越來越多。博物館文創持續走紅,69.7%的受訪青年認為能讓文物“活”起來,煥發新活力,62.7%的受訪青年認為可以帶動文創產業領域的就業創業。
滿分10分,受訪青年對博物館文創滿意度平均打8.3分
北京的95后李園是新“入坑”的博物館文創收集者,她感覺現在不少博物館文創不僅造型更加別致,種類也越來越豐富。“我逛過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創店,里面可選的文創產品品類比較多,不僅有冰箱貼,還有化妝鏡、馬克杯以及零食等,讓人很有購買欲望。”
調查顯示,84.9%的受訪青年感覺讓人眼前一亮的博物館文創越來越多。
現居西安的00后陳嘉寧有收藏冰箱貼的習慣,她購買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鳳冠冰箱貼、河北博物院的透雕龍鳳紋銅鋪首冰箱貼、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鴛鴦蓮瓣紋金碗冰箱貼等,另外文具、書簽、盲盒擺件等也是她會購買的文創產品。
什么類型的博物館文創比較受青睞?調查顯示,生活日用類(51.6%)、工藝品類(45.6%)、服飾類(44.9%)、裝飾類(44.0%)的文創產品比較受喜愛。其他還有:文具類(42.4%)、潮流玩具類(38.3%)、食品飲料類(36.8%)、美妝類(26.2%)、首飾配飾類(25.6%)。
“我們館推出的文創產品,銷售量排在前20的幾乎都是冰箱貼。”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化創意部員工劉洋向記者介紹,近幾年,陜西歷史博物館立足盛唐文化,以館藏的唐代金銀器造型、構圖元素等為靈感,推出了“花舞大唐”IP,形成了涵蓋家居、服飾、首飾、食品等多品類的文創產品,其中冰箱貼最受歡迎。“例如我們以鴛鴦蓮瓣紋金碗為原型設計的‘金飯碗’冰箱貼,月銷量達到1.5萬件左右。”
陳嘉寧在購買文創產品時,不僅會看外觀造型,也比較關心文創產品的材質。“如果產品材質不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和對文創的整體評價。”陳嘉寧覺得,現在的博物館文創產品價格稍微有點貴,像冰箱貼的價格大多在30-50元之間,而像筆記本、簽字筆等文具類文創,價格也比市面上普通的筆記本、簽字筆貴不少。
調查顯示,滿分10分,受訪青年對博物館文創滿意度平均打8.3分。
“滿分10分,我會給博物館文創打8分。”李園認為,博物館文創不僅能帶回家收藏,更具有社交的屬性,用來送朋友、送同事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體現自己的心意,也比較有特色”。
博物館文創走紅讓文物“活”起來
“文創熱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助推博物館‘參觀熱’。”河南博物院文創辦工作人員普一凡介紹,在節假日,日均入館參觀人數可達1萬余人。“文創產品通過對博物館中的文物進行創新呈現,讓文物元素融入大眾日常生活,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發揮社會價值是博物館存在的主要意義。”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化創意部員工楊傲表示,通過文創產品的設計和推廣,把文物元素更好地呈現給大眾,在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增強大眾的文化內涵和文化自信,博物館也能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在進行文創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也積極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這涉及制造業、零售業以及旅游相關產業等多個領域,不僅能帶動相關企業的發展,也會對整個文旅產業的發展形成一定推力。”
博物館文創持續走紅有哪些意義?調查顯示,69.7%的受訪青年認為是讓文物“活”起來,煥發新活力,62.7%的受訪青年認為可以帶動文創產業領域的就業創業,61.0%的受訪青年覺得能吸引更多人關注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52.0%的受訪青年認為有利于打造本土的文創IP,40.3%的受訪青年覺得能帶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推動“博物館熱”。
“博物館文創的持續走紅,對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沉浸式文旅產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卜希霆認為,文物及其歷史文化要想傳承下去,讓人們形成共鳴和文化認同,首先要走近年輕人,所以文博文創設計要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巧妙融入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和話語體系。“不僅增強年輕人對博物館文創的興趣,也讓年輕人更深入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占16.3%,95后占26.5%,90后占33.9%,85后占14.9%,80后占8.4%。(王志偉)
轉自: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