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城市更新遇到工業遺存 “生產車間”更新成為“生活空間” 促消費惠民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10





      城市更新,修舊如舊。近年來,不少城市在完善城市功能、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等領域持續更新,讓工業遺存蝶化重生,民生功能不斷完善、歷史文化不斷傳承、安全韌性不斷提升。


      今年端午假期,位于江蘇常州南城腳牡丹里文創園的這家餐飲店十分忙碌,一年多前,“90后”創業青年張松開了這家創意燒烤店,平時節假日都要排隊。


      牡丹里文化創意產業園位于常州老城廂復興發展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中心區域,占地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這里匯集了很多像張松這樣慕名前來創業的年輕人,他們經營的咖啡店、民謠酒館一站式滿足吃喝玩學購等消費需求,目前園區的招商率超過98%。


      曾經機器轟鳴的老廠區,如今飄起了燒烤和咖啡香,現代生活與傳統工業的和諧共生,源自當地探索的“工業遺存+文創商業”新路線,通過建筑活化、功能重構、業態創新“三步走模式”,開啟全面的修繕與翻新,讓寸土變寸金,年接待游客百余萬人次。


      更新改造的同時,園區也注重工業遺產保護,保留工業遺存建筑5棟,?經歷修繕再利用后,已成為展示近代常州紡織工業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目前,園區已經孵化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43家,直接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間接帶動周邊就業千余人。


      曾經荒蕪的閑置空地,如今熱鬧非凡。目前,在常州有三十多處工業老廠房被盤活利用。從“生產車間”更新成為“生活空間”,有效活化工業遺產同時,也實現文創IP出圈。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