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央真選響應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探索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播新路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03





      近日,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正式實施,文物藝術品交易領域迎來歷史性變革。這部法案被譽為“史上最嚴”的文物保護法,全面加強了對文物的安全責任、市場監管到推動文物活化利用等多個維度全面升級。作為行業創新標桿,貴州博央文物有限公司旗下平臺“博央真選”憑借其“區塊鏈溯源+專家鑒真”雙核模式,成為新法落地實踐的典范,為文物交易規范化、數字化注入強勁動力。

      科技賦能,破解文物交易信任難題

      傳統文物交易長期存在真偽鑒定難、溯源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行業發展。博央真選率先采用“區塊鏈溯源+專家鑒真”雙核模式,通過為每件文物生成獨一無二的區塊鏈溯源碼,建立了全流程溯源體系,實現了“一物一碼一檔案”。這一創新打破了傳統交易中的“眼力博弈”,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查閱37位權威專家的聯合鑒定意見、歷史流轉記錄及交易數據,從根本上解決了信任問題。平臺技術與新修訂《文物保護法》中關于文物信息化建設的要求高度契合,推動文物交易行業向“標準引領”轉型。

      博央真選平臺自成立以來,已鑒定超過300萬件藏品,其精準度在業內處于領先水平。平臺所推出的“數字身份證”系統為文物提供了可復制的身份認證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文物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合規運營,筑牢文物保護法治根基

      新《文物保護法》要求文物經營主體嚴格落實信用管理、動態評估等制度,博央真選積極響應,通過合規運營確保每一筆交易都能經得起法律檢驗。平臺建立了合作機構信用檔案,全面實施銀行資金監管,并推出“30天無理由包退”政策,從源頭降低法律風險。此外,博央真選還與多個權威鑒定機構合作,嚴格審核每一件文物的資質和來源,確保文物交易合法合規。

    20250703092424912.png

      文化普惠,激活文物傳承新動能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明確提出,要讓文物“活起來”,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播。博央真選平臺通過“線上數字傳播+線下沉浸體驗”模式,打破了時空限制,讓文物在更廣闊的空間中煥發新生。平臺24小時開放交易和講座,覆蓋全國70余座城市的線下展覽,也通過定期舉辦公益鑒定活動,邀請西泠印社等機構專家授課,提升公眾的收藏素養。

      此外,博央真選還積極推動文物保護知識的普及。平臺利用短視頻和圖文等形式,向廣大用戶宣傳《文物保護法》相關知識和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通過這些創新的方式,平臺成功地將文物保護與公眾教育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這種創新宣傳模式與新法倡導的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保護的理念高度契合,推動了文物保護事業的深入開展。

      未來展望:構建文物交易新秩序

      隨著新法實施,博央真選正加速拓展國際市場,計劃與海外機構共建溯源體系,助力流失文物追索。平臺創始人表示:“我們將以區塊鏈技術為紐帶,以法律規范為基石,推動文物交易從‘灰色地帶’走向陽光化,讓中華文化瑰寶在全球范圍內安全流通。”

      此次博央真選與新《文物保護法》的深度融合,標志著我國文物行業邁入“科技+法治”雙輪驅動的新階段。在保護與利用的平衡中,一個更透明、更可信的文物交易生態正在形成。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