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全國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其中,紅色題材演出市場活躍,多地推出的系列劇目,結合歷史事件與多元藝術表達吸引觀眾走入劇場。
8月1日至3日,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百合花》登陸國家大劇院。該劇集結國內優秀的主創陣容,歷時3年精心打磨,以海派芭蕾的細膩典雅,生動詮釋了戰爭年代閃耀人性光輝的軍民深情,讓這部經典煥發出跨越時空的藝術生命力。
作為一部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舞臺劇,《百合花》保留了原著小說清新俊逸的文學氣質,劇中音樂以交響化語言為基礎,融入民樂、民歌等民族元素。舞美設計勾勒出清秀淡雅的江南意象。通過交錯的現實與時空敘事、輕喜劇般的舞蹈語言勾勒出濃濃的軍民魚水情,讓觀眾感受到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抗美援朝題材音樂劇《尋找李二狗》8月在南京、武漢、蘇州等城市開啟全國巡演之旅。該劇講述了當代青年常衛國為了完成爺爺的愿望,穿越回了1950年的朝鮮戰場,成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一名戰士的故事。劇目致力于尋找當代青年情感支點,探索原創主旋律作品的口碑與市場雙效統一。
“心中的旋律”音樂會 唱響紅色經典
作為2025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演播季的項目之一,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日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心中的旋律”合唱音樂會。演出以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為敘事軸,帶觀眾體驗一場紅色旋律與歷史場景融合的“音樂旅程”。
演出中,既有《保衛黃河》等這樣的經典曲目,也有《我相信》《外婆的澎湖灣》等經過創新改編的曲目,還有《你好,未來的你》等最新創作的曲目,通過4個篇章來呈現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從《國際歌》里的信仰到《保衛黃河》里的抗爭,從《我們走在大路上》的建設熱情到《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改革活力,每首歌都是一個時代的注腳,串聯著“百年的歷程”。
這場音樂會突破了傳統合唱的局限,加入講述者的角色,采用“合唱+表演”的形式,通過精心設計的歷史場景,來增強演出的觀賞性。
東方美學 歷史題材作品受年輕觀眾青睞
2025年暑期,多部融合東方美學與歷史題材的舞臺作品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上演,引發年輕觀眾的跨城觀演熱潮?。
原創音樂劇《飛天》于8月開啟全國十座城市巡演。該劇以“既東方,更中國”為主題,以莫高窟壁畫為靈感,將以“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為代表的故事濃縮為“守護人”“趕路人”兩個形象。以他們對敦煌遺產的跋涉與守望歷程進行平行敘述,譜寫“一帶一路”中華文化新篇,以傳統東方美學吸引觀眾走進劇場。
入圍2025年中國舞劇“荷花獎”的民族舞劇《孩兒枕·家和興》以故宮博物院珍藏國寶——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為創作原型,生動演繹其背后流傳的溫情民間傳說。以鮮活樸實的民俗風貌和真摯動人的人物情感,再現宋代百姓日常煙火,凸顯“風雅亦在柴米間”的真實生活美學。8月北京上演后,將于下旬赴上海展演。
西安話劇院出品的話劇《長安的荔枝》在上海首演后,將前往杭州、廣州、北京等53個城市開啟全國巡演。《長安的荔枝》緊緊圍繞荔枝運送這一主要事件展開,情節設計上突出了快節奏和緊張感。
在舞美設計上,《長安的荔枝》運用現代建筑中經常見到的LED賽博元素、中國古建筑中特有的藻井元素,整個舞臺既保留了東方傳統美學的含蓄,又具備了現代戲劇的靈活張力。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