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著各個領域,文物鑒定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利用考古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破解文物鑒定難題,已逐漸成業內共識。
北京壹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華表示,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能夠構建起規模龐大且精準度極高的文物信息數據庫,將海量的古陶瓷標本釉面成分數據、年代釉色等關鍵信息實現數字化存儲,并進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礎上,通過先進的設備檢測,可迅速且精準地提取文物的各項特征數據,再將這些數據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細致比對分析,從而為文物鑒定提供堅實、科學且客觀的依據,讓文物鑒定從傳統的經驗判斷邁向科技支撐的新階段。
近日,山東省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平臺發布的古陶瓷溯源檢測設備項目中標(成交)公告,引起了文物鑒定領域的關注。此次采購方為全國六大文物鑒定中心之一的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與鑒定中心,這是繼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采購北京壹據技術的手持式XRF古陶瓷智能檢測系統之后,又一家全國權威文物鑒定中心對該技術予以采用,標志著古陶瓷溯源檢測技術在權威文物鑒定領域的應用邁出了重要步伐。
手持式XRF古陶瓷智能檢測系統,即X射線熒光光譜儀,是一種快速的、非破壞式的物質檢測方法。通過數字化大數據、智能云計算在線分析,可快速解決古陶瓷的窯口及斷代,具有無損檢測、便攜、快速、檢測參考數據鏈條完整等特點,可為田野考古、墓葬、沉船、生活遺址、博物館征集、海關文物緝私等古陶瓷年代及窯口斷代提供證據。
截至目前,全國六大文物鑒定中心中已有兩大中心、覆蓋十省區采用了古陶瓷溯源檢測技術。其中,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與鑒定中心成立于2024年1月,主要承擔全省各類文物鑒定的技術支持工作,業務范圍廣泛,涵蓋文物鑒定的組織與技術支持、文物修復與鑒定的研究、技術推廣、學術交流,以及培養文物修復與鑒定人才、開展可移動文物的調查與保護修復等。2024年12月,該中心榮獲國家區域中心稱號,其影響力輻射山東、河南、遼寧、吉林、黑龍江五省,在大案要案的文物鑒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則主要負責陜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省(區)的文物鑒定工作,是西北地區文物保護與鑒定的核心力量。
陳俊華透露,該系統在數據收集方面已積累了大量數據,覆蓋了廣泛地域的窯址。目前,已形成包含130多處從唐代到明、清時代知名窯址的主微量元素數據的古陶瓷釉面成份大數據庫,為文物鑒定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撐和參考依據。
然而,當前文物走私形勢依然嚴峻。在近年查獲的文物走私案件中,80%以上通過郵遞、旅檢和快件渠道進行。文物、海關部門在打擊文物走私犯罪過程中,急需新型科技裝備的助力。通過采用高科技檢測儀器和大數據管理系統,對進出境旅客攜帶物品、郵遞、海陸空托運等各種運輸途徑實施全方位監控,實現快速、精準檢測,才能有效遏制文物走私行為,守護國家的文化瑰寶。
陳俊華表示,文物鑒定是守護文物的第一道防線,其精準性至關重要。它不僅直接影響著文物的歷史價值判定和文化傳承方向,更關乎國家對文化瑰寶的保護決策。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古陶瓷溯源檢測技術等科技手段的應用,將為文物鑒定事業注入新的活力,為文物保護和國家文化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楊秀峰)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