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邂逅”絕美“中國色” “雨過天青”汝窯里的千年雅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20





      汝窯,因復雜的燒制工藝和“雨過天青”般的絕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據顯著地位。新中國成立后,在一代代研究人員和匠人苦心鉆研下,汝窯技藝得以復刻傳承,千年名窯風華再現。8月17日的《文化中國行》,我們一起來感受汝窯清淡含蓄中蘊含的中國傳統美學。


      今年暑期,一場名為“一抹天青汝瓷展”的展覽在上海浦東舉行。展臺上釉色深淺不同、質感層次各異的汝窯作品,和現場清幽雅致的氛圍相得益彰,讓觀眾流連忘返。汝窯,這一經典宋代美學載體,不僅為觀眾帶來文化盛宴,更以天青釉色為媒,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瓷器的非凡魅力。


      汝窯因位于宋代的汝州而得名,因汝州盛產瓷器燒制所需的瓷土和瑪瑙等珍稀礦物質,當地曾流傳有“清涼寺到段店,一日進萬貫”的民謠,反映了當年制瓷業的繁盛。1987年被發現的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承載著北宋時期中國制瓷業登峰造極的技藝。


      傳統的汝窯燒制從配料選擇到燒制工藝,再到釉色的形成都堪稱一絕。工匠們選擇當地產的高嶺土、粘土等原材料制胎,再將瑪瑙等礦物質加入釉料中,使用滿釉、支釘燒法,使釉彩能完整地覆蓋在器物表面,歷經兩次燒制,最終造就了汝瓷渾然天成、釉汁瑩潤、隨光變幻的特質。而“雨過天青云破處”這句詩中描繪的天青色,更是將汝窯釉色的美學標準推向了極致。


      因燒造工藝繁復、成品率低,清涼寺汝官窯存續的時間只有20年左右,留下的傳世作品不足百件。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一代代研究人員和匠人的苦心鉆研,天青釉汝瓷于上世紀80年代復燒成功。2011年,汝瓷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燒造技藝被復刻的同時,現代汝窯出品的瓷器在造型和實用性上,也根據現代人的審美和需求作出各種創新,從香爐花瓶、茶具碗盤到裝飾擺件,千年汝瓷走出博物館,成為現代人可感、可知、可用的生活美學。當地還通過建立陶瓷小鎮、非遺工作室等舉措吸引各地陶藝匠人和年輕人入駐,活態傳承制瓷技藝,讓沉睡千年的汝窯,在當代煥發新光彩。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