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體育產業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22





      8月1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指出,“十四五”時期,體育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亮點。體育產業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業內專家表示,在政策等多項利好支持下,我國體育產業新趨勢新亮點不斷涌現,未來有望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高速增長。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以來,我國體育產業穩步發展,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已經實現了3.67萬億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達到了1.49萬億元,為國民經濟增長和地方經濟轉型增添了新的動力。


      “‘十四五’時期,體育產業對經濟貢獻更加顯著。”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表示,體育產業增加值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長,2023年占GDP的比重達1.15%,向成為支柱性產業的目標更進一步。


      不僅在總量上持續增長,體育產業還有一批新亮點新趨勢不斷涌現。


      楊雪鶇提到,“十四五”以來,體育總局堅持以賽事體系建設為核心,著力推動賽事經濟發展。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一共監測了511場重點賽事活動,帶動體育及相關消費超160億元,場均帶動超3000萬元,在擴大內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下火爆的‘村賽’‘城賽’以體育為媒,有機融合多種業態,聚人氣、促消費、助發展,既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也促進文體旅商融合發展。”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司長丁東說。


      戶外運動也是近年來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楊雪鶇表示,從飛盤、垂釣到滑雪、潛水、陸地沖浪,新興項目不斷“頂流”換位,戶外運動產業穩步發展,用戶版圖不斷擴張,戶外賽事持續增加,戶外運動消費逐漸成為人民追求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要領域。“2024年水上運動參與人數突破1.2億,產業規模達到4386億元,同比增長18.7%。釣魚愛好者約1.5億人。全國飛盤玩家約300萬人,相關社團超1500個。”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指出,體育消費潛力的充分釋放,既在于需求端發力,也在于供給側改革和創新。比如,通過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帶動了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極大激發了人民群眾參與冰雪和消費冰雪的需求;同時,供給側的改革和創新讓需求得以實現,乃至創造了新的需求,如在體育用品制造方面,國潮體育鞋服品牌的發展,以及各種體育消費新場景、新產品、新模式的涌現。這些利好因素充分激發了體育產業的發展活力,催生出大量新業態新動能。


      展望未來,王裕雄認為,體育產業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一方面,要進一步培育體育消費需求,通過大力發展全民健身、擴大各類運動項目參與人群,以及提升參與深度,來促進體育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要加強體育消費的融合創新,推動體育消費場景和旅游、文化、娛樂、購物等人們生活中的各類場景深度融合,通過‘票根經濟’等舉措,釋放消費潛力。(記者 袁小康)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