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祖國河山立傳——穆家善中國畫國際巡回展?焦墨青島寫生邀請展


    來源:中國文化報《文化財富周刊》   時間:2017-03-16





      2017年3月18日(下午3點開幕式),“為祖國河山立傳——穆家善中國畫國際巡回展·焦墨寫生青島邀請展”將在青島出版大廈二樓青島城市藝術館開展。展覽將展出著名畫家穆家善教授的50余幅焦墨青島寫生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穆家善教授幾次赴青島嶗山及市區進行寫生創作的,畫家以獨創的中國畫焦墨畫法將青島美麗的山、海、城呈現于畫面,給人帶來藝術美的享受。同時,“穆家善焦墨畫精品展”也將同時在一樓的青島出版藝術館開幕。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展覽還將特別推出國內領先的“VR觀展”虛擬現實體驗區——觀眾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尋著畫家寫生的線路感受“人在畫中游”的奇妙體驗。人們戴上專業的VR眼鏡設備,即可瞬間“穿越”太清宮、北九水、八大關、老城區等島城標志性景點景觀,在虛擬空間里欣賞精品畫作的同時,“身臨其境”感受畫中景觀的無限意境。


      2008年聯合國世界銀行在美國遴選了首位華裔畫家穆家善教授,為其舉辦了穆家善中國畫國際巡回展華盛頓首展,其作品獨特的中國藝術風貌,引起了強烈反響。如今畫展已經巡回到舊金山藝術畫廊,洛杉磯世界畫廊,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臺北國父紀念館等世界各地展出。為表彰穆家善的杰出的藝術成就和在世界不遺余力地推介中國文化和藝術,所產生的廣泛國際影響,中國駐美大使館教育處特地授予穆家善教授中國文化大使榮譽稱號。這次巡回到青島特別展出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穆家善教授焦墨寫生青島作品,將給初春的青島帶來一場豐盛的國際藝術視覺盛宴。


    穆家善中國畫國際巡回展


    焦墨寫生青島邀請展



      主辦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


      中國報業協會


      青島市委宣傳部


      承辦


      青島出版集團


      德才集團


      中國報業協會書畫研究院


      媒體支持


      人民網 人民日報社 人民論壇網 新華網 鳳凰網 央廣網 人民新聞網 《人民周刊》 民生網 今日頭條網 搜狐網 北京時間網 海外網 中華兒女雜志 中國文化報 收藏中國 報業雜志 中國書畫報 農民日報 美術報 收藏投資 中國文化傳媒網特別報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特別報道 中國經濟網特別報道 人民日報社“經濟網” 人民日報“海外網” 中國網環球藝術網 琉璃廠在線 博寶藝術網 承古藝術網 人民藝術網 中國文化藝術網 網易新聞 宣和網 海外新聞網 中國文化產業新聞網 《走向世界.中國畫都》 青島電視臺 青島日報 半島都市報


      開幕式


      2017年3月18日下午3:00


      地點


      青島城市藝術館


      青島市嶗山區海爾路182號青島出版大廈


    穆家善教授


      現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兼任南京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院長、美國蒙哥馬利學院教授、榮寶齋畫院教授等。國際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國際藝術大展策展人。被駐美大使館譽為“中國文化大使”、海外學院派代表畫家,中國焦墨千毫皴畫派創始人。


      1961年生于江蘇省連云港。1988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1995年起赴美國講學、舉辦畫展并定居華盛頓。2007年被中國教育部遴選為“長江學者”候選人,2012年作為國際杰出藝術學者引進回國工作至今。


      穆家善的“焦墨千毫皴”技法是繼近現代焦墨山水畫大家黃賓虹、張仃之后對中國畫發展的一個巨大貢獻,填補了中國畫山水技法的空白。他新穎典雅的“焦墨千毫皴”山水畫作品既繼承傳統國畫精神又發揚筆墨現代特質,對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進而載入中國畫山水畫美術史冊。


      穆家善先后出版了大型個人畫集《東方欲曉——穆家善焦墨畫集》、《蒼茫化境——穆家善焦墨畫集》、《海外中國傳統的守望者——穆家善藝術世界》、《穆家善美術館》、《當代中國畫名家——穆家善》、《為祖國山河立傳-穆家善焦墨青島寫生集》等十部。在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舊金山藝術畫廊、洛杉磯世界畫廊、法國盧浮宮、日本岐阜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臺北國父紀念館等地舉辦50余次個人畫展,作品入選12屆全國美展,應邀參展百余次國內外藝術大展。作品被保利、瀚海、榮寶齋、香港慈善、深圳藝術品拍賣行拍賣。被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南海、中國美術館等國內外政要、名人收藏。

    為祖國山河立傳


    穆家善


      我喜歡立于高山之巔臨風,又喜歡靜聽泉水溪鳴。我喜歡驚濤駭浪拍岸,也喜歡農舍炊煙幽冥。每當走進大自然,總是那么暢快、愜意得無以言表。聽著大山的回響,濤聲依舊勁朗,筆下疾速地奔騰著思想的火花,描繪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這便是我的天堂。我常自豪地說:“畫家是幸福的,上得了天堂,下得了地獄。敢歷盡艱辛,能畫盡美麗。”


      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人是我那讀過幾年私塾的爺爺,不僅他的鼓勵使我走上了藝術的人生之路,兒時聽他講的故事也一生滋養著我。


      我剛懂事的時候,正是“文革”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外面人山人海,爺爺卻把我圈在家里講故事。《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盤古開天地,修己而不責人,立德、立功、立言,秦始皇統一天下,竹林七賢,名醫華佗,書圣王羲之,這些編年史的故事我都聽得津津有味。當我剛能寫幾個字的時候,就寫字讓爺爺認,寫得江郎才盡了就造字讓爺爺猜。他總是鼓勵我說,這個像什么字,那個看不懂。當爺爺認不出來的時候,我就說爺爺沒學問,自己洋洋自得。然而,兒時這一胡鬧的樂趣被爺爺鼓勵、認可,卻激發了我的創造熱情。


      在我旅居華盛頓13年后,2008年,我榮幸地被世界銀行遴選為首位華裔畫家,為我舉辦了“穆家善中國畫國際巡回展”。隨著畫展的舉辦,我游歷了世界各國,進行了廣泛的國際交流,這使我有機會站在世界的高度思考、反觀中國畫的歷史與未來。也許是離開故國越遙遠,越是能清楚地發現中國藝術之美,越是能看清中國畫可以創新的途徑。


      “畫當出己意,摹仿墮塵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大學的時候第一次讀吳昌碩的這首詩就感到非常震撼,那時不知不覺地孕育著要創新中國畫的夢想。


      2010年,我50歲的時候無意間獨創了焦墨“千毫皴”繪畫技法,在中國畫傳統的斧劈皴、折帶皴、米點皴的基礎上,我又給中國畫武庫增添了新的技法。一瞬間,不僅打開了我的繪畫瓶頸,也開拓了中國畫的審美視覺新局面。


      2011年,我作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候選人,被作為國際杰出藝術人才引進回國工作,擔任南京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現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成為中國首位焦墨碩士研究生導師,也無意間成為中國高等藝術院校焦墨畫學科課程的開創者。


      近年來,出版社多次約稿,要我撰寫焦墨畫研究的著作。文脈承傳的責任與教學重擔壓在肩上,我萌發了以焦墨千毫皴技法畫遍中國,“為祖國河山立傳”的想法。20世紀,李可染先生面對歷史、傳統和未來發展說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創造了豐碑式李家山水。清代大畫家石濤說過“筆墨當隨時代”。我想一個中年畫家以集一生的學養與努力,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以自創的焦墨千毫皴這新時代的筆墨技法去實踐,去寫生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對傳統的致敬,也是對中國畫的致敬!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