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中的春節


    來源:人民郵電報   時間:2017-01-23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歷代詩人對春節都有詩詠,從中可看出當時絢麗多彩的風情。如駱賓王《西京守歲》詩:“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徐與義的《除夜》:“海內春還滿,江南見不水。


      題詩餞餞歲,鐘鼓報晨興。“都寫出了人們除舊布新,期望來年新的美好生活。蘇軾守歲詩”欲知垂歲盡,有如赴溝壑,兒童強不眠,相守夜喧嘩。“則描繪出守歲時連兒童都不肯睡去的熱鬧氣氛。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了人們燃放鞭炮,歡飲屠蘇酒,張貼春聯的歡慶景象。


      唐朝來鵠的《早春》詩中的“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竹灰”,寫出了人們燃放爆竹、集灰滿庭的情景。盧照鄰的《元日述懷》:“筮仕無中秋,歸耕有外臣。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以人歌、花舞、歲酒、草色風光,描繪出欣欣向榮的一派爛漫春色。


      我國人民在數千年歷史中,形成了許多風俗習慣,如守歲、貼春聯、放鞭炮、拜年等,迄今仍廣為流傳,不少文人騷客為之揮毫潑墨,吟詩賦詞,抒發對新春的希冀和喜悅之情。如:“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歲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勉勵人們在除舊布新之際,珍惜未來的韶光年華:“是璀璨的珠寶溢光流彩,是閃光的花瓣落英繽紛,真想不到呀,小小的紙筒里,有著那么美的靈魂——火一般的熱烈,花一樣的迷人,它把瞬間的一生,獻給了新春……”花炮給深沉的夜幕劃出了一道彩虹,給人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蘭荷菊梅開滿墻,滿屋似聞花芬芳。引來燕雀檐前鬧,直沖屋里抖翅膀。”描繪了家家戶戶掛年畫的新氣象:“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敞廬。我亦隨人投數紙,性情嫌簡子嫌虛。”小巧玲瓏的賀年片令人欣慰,走村串戶,登門拜年,引人入勝。


      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景,在古詩詞中表現得也很強烈,試看古代一些客旅異鄉的詩詞:唐朝崔涂的《除夜有感》:“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戴叔佑的《除夜宿石頭驛》:“孤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明朝袁凱的《客中除夕》:“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凄涼之情,令人潸然淚下。


      明朝歐大任的《除夕九江官舍》:“餞歲潯陽館,羈懷強笑歡。燭消深夜酒,菜簇異鄉盤。淚每思親隨,書頻案弟看。家人計遠程,應已思長安。”由自己的憶家,想到家人的憶己,思念深切,旅途的孤獨愁緒躍然紙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