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月份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4.8萬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1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增速同比有所放緩。
2016年1月,北京市文資辦新出臺1+7文創產業政策支持體系,規定文創企業境內外上市每家獎勵100萬元,新三板掛牌每家獎勵60萬元。在這個“標桿”城市的帶動作用下,2016年,上海、浙江、深圳、廣州等地也出臺相關政策,對文化高新企業工商注冊、文化創新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等提供“一站式”、“個性化”服務。
時光網專業版MtimePRO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內地市場電影票房累積106.9億元。當然,還有更令人欣慰的是:11月,《2016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發布,2015年中國音樂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
在互聯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并不局限于文化產業內部的跨界融合,而正在和工業、數字內容產業、城市建設業、現代農業等相關行業跨界融合。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模式下,文化產業升級態勢明顯。總的來說,文化產業發展后勁足,有望維持快速增長勢頭,前景向好。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也提到,從文化產業自身的發展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更倚重于當地特色資源開發;第二階段是在文化體制改革的浪潮中,一大批轉企改制的影視、出版行業翹楚脫穎而出;第三階段就是以創意經濟為主的時期,更注重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意創新所發揮的作用,是文化產業升級換代的方向所在。(江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