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亟需轉變新的發展模式,培育文化消費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轉型升級新的支撐點。文化產業潛力因此快速釋放,并邁入發展的黃金時期,向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目標挺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11052億元;到2015年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7235億元,同比增長11%,繼續維持兩位數增長,呈現出強勁升勢。
與此同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攀升。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97%,創下歷史新高,持續穩步提升。
顯然,政策扶持和資本傾斜下,文化產業迎來了空前發展機遇,成為當前經濟增長新亮點,并在推動經濟發展與優化產業結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文化產業迎來高速發展,對各個領域而言,同樣是史無前例的絕佳契機。據上述報告分析,2015年,文化制造業增加值為11053億元,同比增長8.4%;文化批發零售業增加值為2542億元,同比增長6.6%;文化服務業增加值為13640億元,同比增長14.1%。
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也有一定提升,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有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9356家,實現營業收入84163億元,實現增加值為17796億元,占比分別達到74.5%、65.3%。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壯大,中國文化國家影響力將隨之提升。國際市場對中國文化產品需求有望大幅增加,相關出口金額將迎來快速攀升,可增長空間巨大。
因此,我國正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資規模,強勁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崛起。2015年,我國文化產業規定投資達到28898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規模最大的細分領域是文化服務業,占比達到37.3%。
此外,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與日俱增。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216元,同比增長11.8%;農村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為239元,同比增長15.4%。
據分析,我國文化娛樂消費潛在規模大概在4.7萬億元,而實際消費只有1萬億元左右,中間仍有3萬億元缺口,還有很大可供挖掘空間。
總的來說,文化產業發展后勁足,有望維持快速增長勢頭,前景向好。
來源:前瞻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