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收購游戲企業英雄互娛的消息傳出引發近日業內的討論,有觀點甚至認為游戲行業將成為影視行業的“救命稻草”,也有業內分析師認為影視、游戲產業目前已成為IP變現的重要途徑,影視企業未來將會有更多跨界的收購,比如與體育產業的聯合,并將該類收購行為定義為“更高層面、更廣范圍的泛娛樂產業布局”。
科技進步為電影帶來紅利
近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北京英雄互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
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影視企業購買游戲行業是“影視不夠游戲湊”,正因為影視行業走下坡路才需要游戲“幫補”。澄泓財經大文化工作室分析師林育表示不贊同影視行業大不如前大的觀點:“相反我認為這還將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他分析稱,中國票房收入從2005年的20.5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440.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6%,2015年院線市場超速發展,電影票房收入實現井噴式增長,總收入達到440.7億元,同比增長率為48.7%,2016年票房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影片品質低于預期以及網絡購票的票補下降。他認為中國電影市場今后的紅利將主要體現在IP內容沉淀和科技上:“未來IP仍然是制片方成敗的關鍵之一,擁有大量優質IP的制片公司更有希望殺出重圍。”據了解,近年來,魔幻、冒險類題材廣受好評,未來此類IP爭奪或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針對視覺技術進步給影視行業帶來沖擊的觀點,林育反駁稱科技正在為中國電影帶來紅利:“在科技助推下,這種紅利在中國電影市場還會繼續釋放,所以未來更多的觀影手段出現不會對影視行業造成沖擊,電影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的發展。”據了解,借助新技術革新,影視行業從投資、策劃、拍攝、宣發再到后期的播片等環節都出現了新的變化。
泛娛樂布局主要看IP
林育分析,此次收購英雄互娛,并不是單純的“影視不夠游戲湊”,而是更高層面、更廣范圍的泛娛樂產業布局。記者了解到,自去年收購后,華誼和英雄互娛之間開始緊密互動。
據了解,2015年華誼兄弟給予英雄互娛95億元的估值,溢價約795倍,并與其簽訂了號稱“新三板對賭之最”的對賭協議。協議規定,未來三年內,英雄互娛承諾2016年當年業績稅后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后兩年凈利則分別在上一年度凈利目標基礎上增加20%,意味著未來三年英雄互娛的凈利潤總和不得低于人民幣18.2億元。
收購游戲公司成為業內新發展趨勢
觀察上市企業可以發現,不少影視文化公司近年均有收購游戲公司的動作,成為業內的新發展趨勢,如光線傳媒、驊威文化、完美世界等。
林育認為,企業收購的目的和戰略就是在這個IP大時代里,以“影游聯姻”方式創造價值的最大化。不過,他提出,能否創造價值最大化,要看影視和游戲板塊的業務能否協同發展:“如果影視企業你本身發展勢頭不錯,并儲備了多個優質的IP資源,收購游戲公司進行IP升級是最好的選擇。”林育舉驊威文化的《莽荒紀》為例,其手游、頁游、網絡動畫、電影、電視劇全產業鏈運營均能全面有序展開,此前的《云中歌》也是影游聯合的典型例子。
奧飛互娛CEO陳德榮告訴記者,奧飛娛樂早在2013年就布局游戲業務,但其關注的不僅是游戲作品,而是希望從游戲切入致力于打造IP。無論是影視、文化、動漫還是游戲都是載體、是內容的實現形式,整個泛娛樂平臺的核心永遠是IP。
來源: 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