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電影不宜刮起“續集風”


    來源:南方網   時間:2017-06-05





      國產續集電影扎堆來襲。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公布的電影備案信息中,《美人魚2》《捉妖記2》《京城81號2》等續集電影集體亮相。即將到來的暑期檔,更是不乏《戰狼2》《繡春刀2》等熟悉的名字。《閨蜜2》《唐人街探案2》等續集電影正在奔往影院的路上。(6月4日央廣網)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產大片續集陸續開拍,意味著中國電影界開始重視品牌效應。也有分析說,國產大片站在前作肩膀上開拍系列電影,對制片方來說,可節約大量營銷宣傳成本,為資金回籠增加保險系數,降低投資風險,而筆者卻不這么看。去年有報道稱,美國觀眾不想看續集電影,好萊塢拍攝的續集類影片的票房下滑幅度巨大。雖然我們的觀眾給好萊塢續集電影“送錢”的積極性很高,但放在全球看,好萊塢不少續集電影最終處于虧損狀態。


      此前我們拍攝的一些國產片續集,口碑往往遠遠不及第一部,甚至一部比一部爛。拿國產電影《小時代》來說,第一部本已被觀眾詬病,充其量差強人意,其創作者卻拍出了三部續集,多次獲得“金掃帚獎”頒發的“爛片之王”。好萊塢不少導演曾經依靠續集打天下,市場表現尚且漸呈下滑趨勢,何況我們的創作者?跟好萊塢相比,華語片續集的體量和質量差得太多。


      續集電影可不可以拍攝?若第一部“母體電影”內容非常不錯,且票房表現極佳,當然可以拍攝,不過拍一兩部即可,千萬不要對其過度消費,吃干榨盡,導致“虛火”蔓延,且磨光觀眾的耐性。而那些票房雖看起來不錯、內容卻不算優質的“母體電影”,還是不拍續集為好。


      創作者想利用續集電影吸粉吸金,但在續集電影每況愈下的當下,觀眾確實容易產生續集疲勞,因為拍攝續集往往難以推陳出新,不少續集電影甚至只是為掩蓋急功近利的創作思維,為掩蓋創作力低下的現實,為省工省力地賺錢而拍攝,觀眾有多少會期待這樣的續集?如果續集電影只圖挖掘殘存的影響力來拍攝,不能深加工、精制作成優秀續集,觀眾的興趣怎么能夠再次調動起來?


      事實上,部分觀眾對續集電影具有天然抗拒。因為他們或許沒看過第一部、第二部,對后面的續集自然沒多少興趣,常常心生“是否看得懂續集”的疑問。如美國大片《饑餓游戲》二三部,就被不少中國觀眾大呼“看不懂”。在得到一些觀眾追捧時,也受到沒有看過“母體電影”的觀眾冷遇,可謂喜憂參半。放棄跟風賺錢,重起爐灶弄一部豐盛可口的新片,或許更能獲得觀眾的普遍青睞。電影市場充滿續集電影,未必是行業的幸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上半年票房收入272億元 國產電影提前進入陣痛期

      上半年票房收入272億元 國產電影提前進入陣痛期

      轉眼2017年已經過半,電影市場也開始回暖,上半年國內票房總收入272億元,同比增長11%。不過,國產電影表現并不如意,票房貢獻不及四成。
      2017-07-04
    • 國產片票房下滑 進口片“完勝”上半年

      上半年,國產片票房105億元,占比不到4成,同比下滑20%,破10億的前十部影片中僅三部國產片,且全為春節檔電影;進口片票房167億元,同比增長46%。
      2017-07-05
    • 國產原創動畫爆發前夜?九成公司仍在虧錢

      今年以來,國產原創動畫似乎在“一夜”之間集中爆發。不過,光鮮的外表后面,是“90%以上的動畫公司都不盈利”。目前,多數企業還處在開發IP的階段,沒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
      2017-07-17
    • 國產動畫片發力暑期檔表現喜人 全齡化生態漸成型

      暑期檔成了動畫片集中上映的檔期。2017年的暑期檔,國產動畫片將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開局似乎不錯。7月13日,動畫電影《大護法》上映,在豆瓣上獲得了8 1高分,接近《大圣歸來》的8 2分。7月21日上映的動畫片《阿唐奇遇》...
      2017-07-25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