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綜藝原創匱乏、創新難度加劇、商業化困難 如何突圍


    來源:中國文化報   作者:于帆    時間:2017-06-14





      隨著網絡綜藝節目的暑期檔悄然而至,各大視頻網站也進入了今年下半年的新一輪流量爭奪戰。自2015年純網綜藝節目概念提出之后,雖然網絡綜藝市場在內容、流量、影響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現,但不可回避的是,網絡綜藝市場也遇到了諸如內容同質化、原創匱乏及創新難度加劇、商業化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網絡綜藝節目的核心競爭力究竟在何處,如何突破現有發展格局打造出爆款節目,如何理性應對網絡綜藝節目發展中這些不容忽視的客觀現狀,成為行業各方關心的焦點。


      行業發展面臨瓶頸


      據統計,2016年,全球各國共生產了264檔網絡綜藝節目。其中,中國以95檔網絡綜藝節目高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總產量的42%,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


      2016年被業界稱之為“網綜元年”,2017年更是被稱之為“超級網綜年”。數據顯示,平臺自制網絡綜藝節目數量預計高達108個,包括愛奇藝、芒果TV、騰訊視頻等都在以不同的策略爭奪網絡綜藝這一高地。僅就今年暑期檔來看,目前視頻網站平臺已有30檔在播綜藝節目,加上已有《大學生來了2》《火星情報局3》等7檔網絡綜藝節目定檔,共有37檔網絡綜藝節目在6月展開激戰。


      雖然網絡綜藝市場的發展潛力很大,但在行業喧嘩的背后,一些日益凸顯的問題也引起了從業者的注意。


      “以愛奇藝為例,互聯網流量近年來一直保持每年40%到50%的增長,但是網絡綜藝節目的流量卻沒有跟上整體流量的增長。網絡綜藝流量對比整體互聯網流量增速呈現出一定的落差,這讓我們感覺在網絡綜藝方面,需要進行方向和策略的調整。”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說。


      雖然節目數量高速增長,但面對蜂擁而至的各類綜藝節目,觀眾卻出現了選擇難題,尤其是面對大量同質化節目時,這樣的困惑更為明顯。


      記者注意到,當下70%以上的網絡綜藝節目依賴于大明星,同時有80%的節目依賴國外成熟的模式進行創作生產,類型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


      網絡綜藝的商業變現能力也遭到了業界的質疑。雖然《奇葩說》第四季的招商金額接近4億元,《火星情報局》第二季招商金額達2.5億元,似乎令業界看到了網絡綜藝節目強大的吸金力,但類似于上述兩檔“現象級”的節目仍在少數。


      王曉暉透露,當下網絡綜藝節目的供應量在增加,廣告主投放卻在下降。業界預測,有80%的網絡綜藝節目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現象。PPTV聚力視頻副總編輯周斯晨就曾坦言:“近年網絡綜藝市場看似繁榮,但變現能力依然欠缺,網絡綜藝市場還未能完全向廣告主證明自己。”


      從數量上看,今年自制網絡綜藝節目將超過100檔,制作經費、招商數額將創新高,然而這也讓網絡綜藝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在王曉暉看來,在網絡綜藝節目發展初期,大多數靠大體量模式前進的時候,它的成本確實過于高昂,資本市場、商業廣告市場很難支撐這么大體量的投入。


      網絡綜藝如何度過行業發展瓶頸?對此,有行業分析認為,網絡綜藝在高速發展之中,需要從業者進入一個冷靜思考期,理清發展方向與未來。


      差異化創新是突圍之道


      截至目前,今年的網絡綜藝市場還未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爆款節目,現有網絡綜藝節目能否繼續保持其個性化、獨特的網絡文化特征,并持續給予觀眾以新鮮感,成為網絡綜藝節目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在業界看來,由于相關監管政策的轉變,電視綜藝節目和網絡綜藝節目在內容、題材、主題、表現方式等方面的監管標準日趨一致。并且,隨著傳統電視行業人員的加入,網絡綜藝節目在題材、流程、模式上也在向電視綜藝節目看齊,一些網絡綜藝節目在呈現上還暴露出運用了過多的電視手段,以至于沒能體現出鮮明的互聯網特點——強調個性化、趣味性、互動性、參與性的“網感”被削弱,網絡綜藝節目并未呈現出與電視綜藝節目的差異化。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無論運作模式還是內容制作,網絡綜藝節目如果不注重用戶的互動參與,沒有找到區別于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之路,很難得到長期發展。中國社科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直言,視頻網站平臺的差異化發展十分重要。在他看來,視頻網站創辦之初就沒有離開書架式的羅列方式,幾大視頻網站很難區分。“相比之下,各大衛視現在已經有明顯的氣質區分,能看出其中的差異。”冷凇認為,各大視頻網站應注重發展自身獨特的氣質,制作生產與平臺匹配契合的綜藝節目,“現象級節目一定是在平臺的助推下才能產生。”


      節目制作方也開始意識到,網絡綜藝節目制作需要了解用戶需求,把握用戶口味,朝內容的垂直化、精細化方向發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吐槽大會》出品人賀曉曦坦言,根據當下互聯網年輕用戶所占比重更大的現狀,語言年輕化、品類垂直的綜藝節目將更容易成功。并且,隨著用戶網絡內容消費場景多元化,不同的場景之下產生的內容選擇也會更加多樣,未來內容市場將進一步細分。


      未來的發展趨勢


      未來,網絡綜藝節目除了回到內容為王的制勝定律之外,冷凇預測,節目的體量也會朝以下兩個方向發展:一是沉浸式長視頻,二是非線性短視頻。從制作而言,大片制作的模式只是一個方面,而面向目標受眾,投放小而美、短平快的網絡綜藝節目,形成了“隨時進入、即刻明白、獲取歡樂、隨時離開”的直接觀感。“網絡綜藝節目在給節目的流程、規則做減法的同時,也減少了觀眾對節目模式理解的反應時間,達到了易傳播、好口碑的收視效果。”


      冷凇表示,未來網絡綜藝節目的制作要學會借勢,注重關注審美風潮的變化,同時也要敢于試錯,這樣才能體現出網絡綜藝節目的互聯網優勢,并精準定位受眾喜好。在內容設置方面,要有明確的價值觀和邏輯清晰的人物關系,方能不斷滿足“日益挑剔”的觀眾需求。在營銷推廣方面,則要注重節目的宣傳推廣,結合當下網絡用戶的垂直細分找準產品賣點。


      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幾家龍頭視頻網站在追趕競爭中也已明確認識到,網絡綜藝節目是否成功,起到關鍵性決定作用的依然是內容。互聯網時代的大文娛市場,本質上是對用戶閑暇時間的一場爭奪戰,不過,專家仍提醒行業從業者,不要讓內容付費成為消磨觀眾耐性和寶貴時間的門檻,也不要讓點擊率成為判斷節目優劣的唯一標準。作為代表著內容產業新趨勢的網絡綜藝,在革新內容市場上當大有可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網絡綜藝保持“匠心”方能出新

      在經歷去年一整年火熱后,網絡綜藝正快速擴張。《奇葩說》《吐槽大會》《圓桌派》《火星情報局》等播放量已然傲視傳統綜藝。據悉,2016年互聯網娛樂產業增速最快的領域就是劇集和綜藝,而今年全球網絡綜藝264檔,中國網絡綜藝...
      2017-06-28
    • 網絡文學走出去 機遇挑戰同來臨

      2016年,中國網絡文學沖出國門闖世界,引發產業各界對于我國內容走出去的熱議。網絡文學走出去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同時,走出去也面臨著市場、人才與盜版的困境。我國應堅定走出去的信心,通過政策扶持、市場培育和人才培...
      2017-03-24
    • 網絡文學出海 會成為中國的“新文化現象”嗎?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數字閱讀的門檻。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經過20多年積累沉淀,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和一系列高質量網絡文學作品。借助海外翻譯的二次傳播,中國網絡文學在全球文創領域里異軍突起,成為一種值得...
      2017-03-28
    • 網絡文學年產值已達90億元 專家:不能完全用金錢來衡量

      昨天,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南京舉行,來自中國作協以及各省市作協、各大文學網站的網絡作家、編輯、評論家匯聚南京,交流研討網絡文學的新情況、新趨勢。
      2017-04-13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