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網絡劇井噴式發展,VR、AR、MR技術成為行業熱點,傳統博物館通過新媒體宣傳吸引更多觀眾……近日,在北京發布的《2016中國藝術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互聯網文化正全方位地影響不同門類藝術的生產、傳播與接受,深刻改變著藝術生態。
記者從中國文聯召開的發布座談會獲悉,《2016中國藝術發展報告》由中國文聯及所屬各全國文藝家協會組織的約百位專家學者編撰。
報告稱,2016年,網絡劇在規范中蓬勃發展,網絡視頻付費模式也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數據顯示,全年視頻付費用戶超過5000萬。我國網絡劇創作從以往的泛化逐漸走向受眾細分的差異化路徑,形成青春愛情、犯罪懸疑、古裝喜劇等重點類型,不斷變更著傳統影視劇的創作格局與傳播方式。同時,一些影視公司嘗試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新技術評估指導劇本創作。
報告指出,藝術電商悄然崛起,不少拍賣行調整策略面向大眾市場傾斜,開始涉足在線藝術拍賣。傳統博物館也通過電商形式試圖和年輕受眾發生更多互動,推出的文創產品獲得人們喜愛。另外,VR、AR、MR等技術也成為行業熱點,極大地影響著藝術界的創新發展。(記者王思北)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