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時間:2017-07-23





      近日,在第七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持續增長,2016年數字出版產業總收入5720.85億元,比2015年增長29.9%,其中網絡文學、數字教育和有聲閱讀表現尤為搶眼。同時,在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數字版權保護和運營水平明顯提升。
     
      網絡文學發展持續強勁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數字閱讀內容總量增長率達到88%,其中原創占比從69%上升到79.7%。通過培養優質IP,出售版權進行影視、游戲等一系列改編來尋求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已成當前網絡文學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去年,隨著《歡樂頌》《親愛的翻譯官》等電視劇的熱播,網絡文學在玄幻、仙俠之外的現實題材創作大受歡迎。現實主義題材增多,網絡文學主流化進程同步加快。越來越多的網絡文學作家加入到各種社會組織當中來,多個省市作協和行業作協相繼成立網絡文學組織,這標志著網絡文學作家和網絡文學作品開始獲得身份和價值認同。
     
      網絡文學“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介紹,目前,中國網絡文學已在多個海外翻譯網站走紅,還出現了Wuxiaworld(武俠世界)、GravityTales這類主要翻譯中國當代網絡文學為主營內容的網站。
     
      數字教育取得顯著突破
     
      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MOOCs(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SPOCs(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數字教材、電子書包、微客等產品的不斷涌現,數字教育出版備受市場與資本的青睞。2016年數字教育收入為251億元,比2015年增長約40%。騰訊、阿里巴巴、網易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數字教育產業。一起作業網、學科網等新興互聯網教育公司正在快速成長與發展。傳統教育出版單位也在加快轉型,依托自身資源優勢,探索新的數字教育模式。
     
      魏玉山認為,2017年數字教育出版的格局將初步顯現,互聯網企業在數字教育領域的布局,也將從前兩年的攻城略地、占領市場份額,轉向對優質教學資源的爭奪,優質的教學內容成為發展的基石。在發展趨勢上,在線教育在垂直領域的模式順利發展,將帶動細分教育領域的變現;行為數據、學情數據、評價數據大爆發,讓個性化的學習成為可能,直播在數字教育領域廣泛應用,將拓展在線教育應用場景和模式。
     
      有聲讀物成為新的增長點
     
      在喜馬拉雅FM、蜻蜓FM、懶人聽書等聽書平臺的發展帶動下,目前國內已先后出現200多個帶有聽書功能的移動平臺,有聲讀物的市場競爭格局已經形成。2016年中國有聲讀物市場增長48%,達到了29.1億元。據新聞出版研究院所發布的《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成年人的聽書率已經達到17%,成年人人均在聽書方面的消費達到6.81元。
     
      2016年有聲平臺紛紛加強與出版機構的合作,加大了在有聲書領域的布局,垂直細分領域的內容成為有聲讀物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相繼推出付費模式,積極探索更多元的盈利模式。同時,有聲讀物也為很多內容創業者及團隊提供了機遇,很多網絡文學、電視劇、網劇等內容都開始推出有聲內容,有聲讀物成為了內容產業IP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
     
      版權保護與運營同步提升
     
      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有力的版權保護。2016年,數字內容的版權保護從立法、司法、行政和社會保護各方面看都所有加強。去年11月我國頒布電影產業促進法,對于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作出明確的規定。去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文學作品版權管理的通知,發布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服務管理的規定;各級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再創新高,其中著作權案件數量占據半壁江山;“劍網行動2016”將網絡文學等列為重點整治對象,進一步加大了對數字內容的版權監管;在社會保護方面,相關行業企業相繼發布網絡文學行業自律倡議書、網絡廣告聯盟版權自律倡議書,并成立了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聯盟。此外,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使用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進行版權保護。去年12月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承擔的國家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正式竣工,并且開始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單位應用。
     
      版權保護進一步加強的同時,版權運營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近年來,IP熱潮之下,各大公司紛紛發布IP戰略。2016年,中文在線發布“IP一體化”戰略,借助公司的技術優勢和作家資源,讓文學向影視、游戲、動漫、有聲作品乃至周邊衍生品延展。魏玉山認為,2017年IP市場將從爆發期進入理性成長期。未來的IP競爭不僅僅是內容上的競爭,還是IP生命長度,即持續影響力的競爭。市場對IP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界對IP的選擇與運作也將更加慎重,將從內容質量、品牌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等多個方面進行考量。(本報記者劉仁)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總收入達5720億元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近日在京發布了《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總收入為5720 85億元,比2015年增長29 9%;數字出版產業的累積用戶規模達16 73億人,其中,網絡游戲用戶大幅度增長至5 66億人。
      2017-07-2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