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巧合,如同兒童讀物正在領跑圖書市場增長的現狀一樣,作為第24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份,8月22日,2017世界童書論壇也先期一天亮相。
論壇關于中國童書市場現狀、問題以及未來走向的討論,不僅是當下中國童書創造者和出版人所關注的焦點,也是吸引眾多國際兒童讀物出版機構到場參與的原因,特別是隨著新科學技術、新閱讀場景、新體驗方式的出現,童書發展的“語境”正在發生變化。
互聯網時代,中國童書出版的機遇和變革同時到來了。
變的是渠道和方式,不變的是質量和創新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7月份發布的《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少兒圖書出版2016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品種4.4萬種,增長19.1%;總印數7.8億冊(張),增長40.0%;單品種平均印數17825冊,較2015年增加2658冊。童書市場前景看好。
已經持續升溫十年的童書市場必然吸引大批涌入者,據了解,目前全國580多家出版社,已經有550多家參與了少兒類圖書出版和市場競爭,每年都有新的出版社加入少兒出版的行列。“參與少兒圖書市場競爭的出版社占比即將達到峰值,此后必然有一個淘汰的過程,優秀的出版機構會留下來,盲目加入少兒圖書競爭的一些出版社會被淘汰。”接力出版社總編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白冰認為,目前中國少兒圖書市場面臨最大的挑戰有兩個,一是質量,出版社的盲目進場造成新書質量良莠不齊,后續應該把量降下來,把質提上去;二是創新,業態、選題、變現方式等創新。“市場上一種圖書有多種版本,新書很多新作很少,這就是創新力不足的表現。少兒圖書出版還遠未到天花板時期,關鍵是看創新。”
白冰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互聯網時代給圖書市場銷售渠道帶來了明顯變化。“社群電商的崛起改變了原有依靠書店和平臺電商的圖書發行格局。我們很多新的爆品就是靠視頻電商和自媒體做出來的。”2017年上半年,接力出版社圖書在自媒體渠道銷售碼洋增長非常快,社群電商不含大V店,上半年銷售碼洋增長192%。“根據我們圖書的特性,接力已與全國40多家比較大的自媒體進行合作,并且我們還在不斷開發新的自媒體渠道”。但他同時強調,以信息服務、用戶思維為主要特征的營銷理念促使出版社思維模式的轉變,其核心要義還是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
白冰的觀點得到了接力出版社的合作伙伴,英國排名第一的童書公司Usborne副總經理妮可拉·尤色本的認同,對書籍品質精益求精的Usborne,有一句理念是“goodenoughtoeat”(足夠好到可以吃)。
妮可拉·尤色本舉了幾個細節作為例子,比如配圖就在文字旁邊很容易看到的位置;文章的每個段落都很短,信息更有利于孩子消化;書籍要對孩子有吸引力,孩子才愿意拿起來,因此設計很重要。她介紹Usborne有一個50人的設計師隊伍,為了確定內容和書本身對孩子來說是適合和安全的,他們會對一本書進行60~70個工序的測試等等。她表示,今年Usborne與接力出版社建立了合作關系,將把更多優質童書帶給中國小讀者。
知識付費給IP帶來的無限可能
IP無疑是童書出版業的熱詞之一。無論是引進還是原創,根據用戶的需求、通過數據分析、利用粉絲基礎實現內容與社群的結合,通常是IP價值商業化轉化的突破點。特別是在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的2016年,IP落地轉化有了更多可能。在這一年,知乎、果殼、喜馬拉雅FM等知識付費平臺相繼出現,知識付費用戶迅速增長,知識付費產品呈現井噴。
白冰認為,知識付費是IP變現的一種方式,未來知識付費不僅會形成一個獨立的行業,還會直接改造和整合現有的出版業、教育業、廣告業、咨詢服務業、成為萬億以上規模的巨大產業。“一個好的少兒圖書IP可以衍生出有聲讀物、電子書、動畫片等全新的延伸產品。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鄭春華創作的‘小餅干和圍裙媽媽’有聲讀物,在有聲平臺半年銷售12萬,它的單價是18元。可以想象這種有聲書做好,市場是非常大的。”白冰說。
奧飛娛樂授權事業部總經理羅曉星也表示,IP+出版是互聯網化、科技化、國際化,最重要的是內容為王的體現,他認為圖書是內容產業的重要部份,奧飛一直選擇與其它出版機構合作,選擇有實力渠道、專業發行能力的出版機構,共同成就經典,陪伴讀者成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