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以城市更新推進工業遺跡保護性開發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21





      黃浦江東岸的民生碼頭已逾百年歷史,坐落其中的龐然大物——8萬噸筒倉,曾頂著“亞洲最大容量散糧筒倉”的燙金名頭,現在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建筑、重要的工業遺產。由于歷史原因,8萬噸筒倉多年廢棄不用。如今,筒倉正借著上海城市更新和黃浦江兩岸貫通的東風,以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場的身份,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上海8萬噸筒倉變身藝術秀場(圖片來源:互聯網)
      民生碼頭是曾經的上海港散糧、散糖裝卸專業碼頭,而坐落其中的8萬噸筒倉,曾是亞洲最大的糧倉,“遠東第一流”的倉儲建筑。隨著黃浦江岸線產業轉型、工業外遷,民生碼頭退出了歷史舞臺,8萬噸筒倉也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褪去它原有的倉儲功能。
     
      在負責筒倉改造的建筑師柳亦春看來,8萬噸筒倉作為工業倉儲建筑,其巨大尺度與我們熟悉的民用建筑非常不同,給人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力。雖然這些建筑的功能已不再適合這個時代,但當它們面臨更新時,正是其自身價值顯現的時候。
     
      本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于10月15日開幕,主展覽為期3個月。作為本次空間藝術季的主展場,筒倉建筑的底層和頂層是主要的展覽空間,將容納規模龐大的展示內容,包括四大主題展和十二個特展共約200個展項。四大主題展集中在筒倉一樓展出,預計每個筒倉下方大約有100平方米空間用于陳列1~2位藝術家的作品;十二個特展主要分布在輔樓,匯集了中外眾多建筑事務所的城市、建筑、空間探索。在筒倉頂層空間,展出內容將著重凸顯上海元素,主題包括上海城事、城市微更新、兩岸貫通實踐等城市更新實踐案例。
     
      在本屆空間藝術季展覽結束后,江邊直上筒倉三層的糧食傳送帶將被改造為自動人行坡道,建成一個從江邊直上至筒倉頂層的公共通廊。這個壯觀的公共空間將成為浦東濱江貫通和民生碼頭空間更新項目之間的重要紐帶。
     
      未來的民生碼頭地區將不斷推進工業遺存的保護性開發,在充分挖掘和展示城市歷史文脈的同時,結合地區更新,構建一個以藝術展覽、藝術品展示交易、文化演藝、創意設計、精品酒店等為主導功能的公共活動區域,形成具有地帶性特征和引領區域文化的綜合體項目。
     
      從天下糧倉到藝術秀場的大變身,使8萬噸筒倉煥發全新的生命,民生碼頭的持續更新改造,將為黃浦濱江貫通注入新的活力,釋放更多的文化空間,在上海城市更新的道路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記者 盧為民  通訊員 蔣琦珺 張天風)
     
      轉自:中國國土資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540多部中外影視作品參展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

      6月12日起,540多部中外影視作品集中亮相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參加為期半個月的展播和展映。據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組委會介紹,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自12日拉開帷幕,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6月12日至16日,為第2...
      2017-06-15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