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藝術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啟動儀式暨開幕晚會在浙江省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舉行。劉蘭芳、金麗生、盛小云、劉士福等曲藝名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同臺演出,為廣大觀眾獻上了一臺難忘的曲藝盛宴。開幕晚會節目形式多樣、主題鮮明,既有反映扶貧題材的安徽琴書《退低保》,反映抗疫先鋒模范事跡的北京評書《百姓心中一座山》,也有反映節約糧食題材的山東琴書《半塊饃》;既有觀眾耳熟能詳的傳統經典曲目,更多的是扎根當代百姓生活,圍繞現實題材創作的反映時代風采的曲藝新作。演出現場觀眾掌聲雷動,紛紛為曲藝名家、傳承人的精彩演出喝彩叫好。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成岳沖,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出席活動并共同啟動“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來自全國的非遺曲藝代表性傳承人、曲藝表演藝術家、專家學者和有關代表等參加了開幕活動。
李群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在調研活動中考察非遺項目,與傳承人親切交流,鼓勵他們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代接下來、傳下去,充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化工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非遺傳承人的關心關懷。截至目前,國務院已公布了四批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曲藝類項目127個,涉及193個子項。文化和旅游部認定了207名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加強曲藝類非遺傳承發展工作,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曲藝傳承發展計劃》,提出了曲藝類非遺傳承發展的目標和9項主要工作任務,加強對曲藝類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扶持。舉辦“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對進一步促進曲藝類非遺傳承發展,營造全社會關注和參與非遺保護的濃厚氛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發揮重要作用。
寧波是曲藝重鎮,擁有四明南詞、寧波走書、唱新聞等多項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也多次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非遺曲藝周”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展示地方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寧波將以此次“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做優文化事業,做強文化產業,努力開創非遺曲藝傳承發展新局面。
“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弘揚時代價值”為主題,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方式舉辦。線上活動首次匯聚全部127項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93個子項的258個優秀節目視頻,將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光明網、優酷、快手、寧聚等平臺進行集中展播。展播節目特色鮮明,地域特點濃厚,既有廣為流傳的經典傳統曲目,也有反映新時代主旋律的新創作曲目。線下活動包括“曲藝傳承發展論壇”,曲藝進社區、進學校、進景區、進酒店(民宿)“四進”活動,非遺曲藝書場試點掛牌,曲藝公開課,全國非遺曲藝周閉幕式暨“浙江好腔調”展演活動,第七屆“阿拉非遺匯”活動等。“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將持續至10月14日。
轉自: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