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縱湖,不只是湖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25





    20201125194505336.jpg

      年少時住在大縱湖的北宋莊(江蘇省鹽城市),父親就曾經講過,若有機會,三件事值得去做:一是在平原上堆一座哪怕不是十分高大的山;二是造一條通向遠方的高等級的馬路;三是下大力氣開挖一條彰顯里下河特色的河道。這與現代化的夢想似乎離得太遠,堆山、筑路、治水,都是祖祖輩輩農耕情結、文人寄情山水觀念的映照,既過了自己豪情滿懷的癮,也為這方水土留下一抹痕跡。


      事實上,現實中這樣的機會與我的夢想相去甚遠。家鄉的湖、河、道,而今皆呈現出了更加驚世駭俗的美,特別是這方湖,已然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一座美麗自在且富有詩意靈氣的東方水城,流連于此,養身,養氣,養心,這必然歸功于更有情懷值得致敬的主事者。而我想到的是辦報辦刊,辦一份我自己理想中的報紙和雜志。


      《大縱湖》雜志,便是我期待已久的一場約會。


    20201125194533487.jpg


      沒有深嘗辦雜志的艱辛時,我對一本雜志對于一座城市的潛移默化而深遠悠久的影響,早從《讀者》雜志之于蘭州身上有了某種感知。很多讀者并未到過蘭州卻對這座城市充滿好感,多是因為《讀者》雜志溫暖而人性的光芒。在蘭州有讀者大道、讀者出版集團。一本雜志與一座城市共生共榮,提高了城市的美譽度和影響力,造就了一段佳話。


      鹽都人杰地靈,自古文人薈萃。把《大縱湖》雜志辦成一本立足鹽都、面向省內外,致力于涵養鹽都文脈、提升特色品牌、滋潤讀者心靈、扶掖后起之秀的以文學藝術為主、兼具人文特質的文化綜合期刊,并極力彰顯獨特的文學性、鄉土性和實用性,這是傳承地域文化,繁榮一方文藝,亦關涉鄉土、時代、生存和風俗等方面的一個深刻命題。


    20201125194622461.jpg


      我們瞄著《讀者》的高度去辦《大縱湖》雜志,眼高手低某種意義上說一點都不是缺點。在諸多方面的關心支持下,《大縱湖》——無須盛妝,無須張揚,也無須鞭炮和禮花,只是邁著穩健的腳步,低調而又自信地走下“流水線”,擺上我們的案頭,至今已經是第三十五期了。


      雜志,一定是“雜”而有“志”。對于一本雜志來說,“雜”指的是用細分欄目來吸引更多數量的讀者和潛在受眾群體,而“志”才是一本雜志的靈魂所在。《大縱湖》雜志根植鹽都大地,她必然透著這方水土的自然芬芳,她必然是為這方水土上的人狀物言情,她必然是真善美的旗幟,她必然透著包容開放溫潤人性的濕地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我們正朝著這個目標一步步邁進,一期比一期接近。


    20201125194652603.jpg


      崇尚軟實力的時代,文化就是最大的實力。轉念一想,只要是能為鹽都文化建設添一磚一瓦、一木一石,只要是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鹽都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益于鹽都外塑形象和內聚力量,日積月累,厚積薄發,《大縱湖》雜志何嘗不是聳立在平原上的山,流淌在鄉間的河,鋪展在大地上的道。于我則是圓夢,于我們的內心則是一種極大的滿足。


      大縱湖,不只是湖!大縱湖既是初心、使命、責任,更是歲月、自在、美好。(王迎春)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