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宣布,成功生效兩艘比亞迪集團7000車雙燃料汽車運輸船(PCTC)的建造訂單。這是比亞迪集團作為最終貨主首次訂造的汽車運輸船,將打破長期以來歐洲航運公司壟斷行業的局面,保障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出口供應的穩定性。
據了解,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不斷攀升,“一船難求”、運費上漲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目前,許多車企開始以自建船隊等方式保障出口。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悄然興起“自運出口”潮。
海運需求提升
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進入快速發展期,其中,新能源汽車表現亮眼。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出口新能源汽車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與此同時,以比亞迪、蔚來、小鵬、嵐圖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相繼加速在歐洲市場布局。全球汽車行業咨詢機構JATO預計,到2030年,歐洲25%的新能源汽車可能來自中國。
汽車出口熱帶動了我國汽車運輸船訂單大增。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同比增長115%,占全球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總量的88.7%。
海外訂單需求增長明顯,海運需求提升,車企開始通過自建船隊保障汽車出口。據了解,2022年1月,上汽集團與中國船舶集團簽署協議,計劃為旗下物流公司上汽安吉定制兩艘擁有7600個車位的遠洋汽車運輸船(滾裝船);同年3月,上汽安吉物流發布招標3艘7800車位天然氣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建造項目;2022年年中,有消息稱比亞迪將計劃訂造6-8艘7700車位雙燃料汽車運輸船。
中信建投分析師韓軍指出,從區域來看,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歐洲和東南亞市場。其中,比利時和英國、法國等需求較為強勁。未來,中國將成為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汽車出口市場,這將對未來中長期的汽車海運貿易路線產生巨大影響。
運力不足成本上漲
船運行業研究機構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21年,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海運量約為537萬輛,占全球汽車海運總量的22.8%,遠高于2019年的9%。
據了解,電動汽車通常比普通燃油汽車更重,相應增加了海運噸位運輸需求。同時,隨著消費者對于SUV等更大尺寸的車輛、續航里程更長的偏好,推動電動汽車的平均重量持續上升。疊加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份額的增加,將需要更多汽車船運力以滿足其裝載空間的需求。
2022年10月,招商輪船曾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受汽車產業供應鏈不暢,以及國際汽車貿易結構變化影響,國際滾裝運輸市場運價由谷底升至歷史高點。隨著需求快速增長,國際滾裝船市場出現“一艙難求”的情況。
而在“車多艙少”的情況下,海運成本也在上漲。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6500車位的汽車滾裝船一年期日租金高達10.5萬美元,是2020年的十余倍,創歷史新高。該機構預測,未來日租金有望漲至12萬美元-15萬美元。
多方發力打通運輸堵點
國產新能源汽車出口供需兩旺,“自運出口”已成我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關鍵。為使國產新能源汽車更順暢地“走出去”,多方各顯神通。除了車企,船舶企業也在積極行動。招商輪船2022年10月底發布公告稱,為保障中國汽車出口供應鏈安全,緩解國內汽車企業運輸瓶頸,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已經與多家國內一線主機廠商接洽,審慎研究開展國際滾裝業務合作的商業模式,并確認將開展國際滾裝業務作為“自運出口”的戰略舉措。
2022年9月,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中國汽車出口2022年增長迅速,海運汽車運輸需要的特種船舶——滾裝船運力不足,商務部正在積極協調通過中歐班列來運輸汽車,同時也和交通部門一起支持航運企業創新運輸方式,通過多用途船舶加裝專用框架來承運汽車,緩解汽車出口運力緊張的難題。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陸上運輸也迎來利好政策。今年1月30日,國家鐵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不斷提升鐵路運輸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促進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車物流成本,助力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習記者 楊梓)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