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鐵路累計貨運量突破八十億噸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23





      近日,記者從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原局集團公司)獲悉,截至目前大秦鐵路累計貨運量突破80億噸,創造目前世界上單條鐵路貨運量最高紀錄。


      大秦鐵路西起山西大同、東至河北秦皇島,全長653公里,有著“中國重載第一路”美譽。其煤炭運量占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1/5,用戶群輻射26個省、市、自治區,涵蓋我國六大電網、五大發電集團、十大鋼鐵公司、300多家主要電廠和6000多家工礦企業,是一條伴隨我國改革開放而生的“西煤東運”重要能源通道。


      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春運中,大秦鐵路40天運輸煤炭453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3%,這相當于線路開通初期兩年的貨運量。從1988年底一期工程竣工、1992年底全線開通運營,大秦鐵路運輸能力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突破。1989年年運量僅2006.9萬噸,2002年首次達到1億噸設計目標。2003年起,為了緩解我國當時出現的大范圍“電荒”,大秦鐵路歷經3次大規模擴能改造、技術升級,年運量連續突破2億、3億、4億噸大關。


      2012年以來,大秦鐵路始終高位運轉,累計運送煤炭約47億噸,超之前20多年運量近14億噸,并于2018年創下世界年運量最高紀錄4.51億噸,達到世界公認單條鐵路運能極限的2.25倍。


      太原局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大秦鐵路每天有近90對重載列車往返馳騁,長達2.6公里、總重2.1萬噸的列車就有63對左右。這些列車以10多分鐘的間隔接續駛出,組成了一條連接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煤海”與大海的“烏金長河”。


      “從開通初期,每趟車只能拉4000噸煤、每天最多開50多趟,到如今2.1萬噸列車常態化開行,并于2014年成功試驗3萬噸重載列車,都是大秦鐵路堅持創新驅動、裝備不斷迭代升級的成果。”太原局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循的條件下,大秦鐵路經過長期創新探索,形成了一整套以“產運需”對接、“集疏運”協同、“速密重”并舉為主要特點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載運輸體系,并成功移植運用在瓦日、唐呼、浩吉等重載鐵路中。


      同時,為進一步深化重載鐵路技術研究,推動中國重載鐵路技術創新,引領世界重載鐵路技術發展,在國鐵集團支持下太原局集團公司還成立了重載鐵路技術研究中心,構建起重載技術深化研究平臺,在重載列車自動駕駛、新型可控列尾運用試驗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智能重載技術研究全面展開。


      “目前高性能、長壽命、高強度的鋼軌、道岔、軌枕等基礎設備在大秦鐵路廣泛使用,國產的大功率電力機車擔當主力,載重80噸的重載車輛成為標配。”太原局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大秦線上先進的5T設備、信號通信系統以及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調度集中系統已全覆蓋應用,為線路持續高負荷運轉提供著安全保障,創造并保持著單條鐵路重載列車開行密度最高、運輸能力最大、運輸效率最優等多項鐵路世界紀錄。(實習記者 韓 榮)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