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棋行冷鏈 落子有聲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15





      作為關系到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專業物流,冷鏈一端服務產品生產、一端鏈接居民消費,是我國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和發揮強大國內市場優勢的重要領域,對構建新發展格局、保障食品和醫藥產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但由于預冷環節缺失、經營分散等原因,我國冷鏈物流仍處于發展階段,冷鏈物流體系也尚不健全,暴露出了冷鏈流通率偏低、損耗偏大、成本較高、冷鏈斷鏈等短板弱項。


      變化與需求


      從競爭格局看,中國冷鏈行業集中度較低。我國冷鏈物流“百家重點調研企業”市場占有率雖日益提升,但中小企業仍占較大體量。由于缺少高能級骨干冷鏈物流企業整合帶動,難以搭建網絡化服務體系,行業盈利水平不高。我國冷鏈物流企業多為貨主企業,專業性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僅占20%左右,專業化分工較差,無法滿足各層次服務需求。


      隨著我國諸多行業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現代農業、食品工業、醫藥產業、服務業等行業全面升級,對高品質、精細化、個性化的冷鏈服務需求也日益增長。


      在筆者看來,后疫情時代,提高冷鏈物流專業服務和應急處置能力,規范市場運行秩序,完善全程追溯體系,才能更好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安全需要。同時,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大規模市場潛力加速釋放的大趨勢,為冷鏈物流提高供給水平、適配新型消費、加快規模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


      尤其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使得信息化、數字化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冷鏈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各領域、各環節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推動。


      一直以來,我國冷鏈物流作業多以人工為主,自動化智能化分揀、搬運、裝卸等設施設備應用不足,專業化水平的落后也限制了整體效率的提升;智能氣調、精準控溫、智能倉儲、無接觸配送、大數據補貨等新型冷鏈物流信息化技術雖然仍處在探索推廣階段,卻展現出了極強的需求。


      加快設施裝備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步伐,提高信息實時采集、動態監測效率,對實現冷鏈物流全鏈條溫度可控、過程可視、源頭可溯,提升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一體化運作和精準管控等現代化模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低碳與減排


      在推廣冷鏈技術與科技進步的過程里,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指導方針在企業發展中同樣不容被忽視。冷鏈物流行業向來既是能源消耗大戶,也是碳排放大戶。因為對溫度敏感,倉儲、運輸等環節能耗水平都比較高,從而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冷鏈供應鏈的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30%左右,制冷占全球電力消耗的15%。


      “雙碳”目標的提出,使高碳行業面臨更強的碳排放約束,社會經濟各個領域也將面臨低碳轉型的重大變革和挑戰。因此冷鏈行業迫切需要優化用能結構,加強綠色節能設施設備、綜合考慮設備全壽命周期應用,加快減排降耗和低碳轉型步伐,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從需求端來看,我國冷鏈物流服務呈現高度定制化和個性化的特征,在冷鏈物流供給規模增大和需求多樣化的帶動下,不同種類、不同來源產品的冷鏈物流發展細分加快,訂單具有分散和非標的特點,尤其伴隨著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新型零售業態的產生促進了多元和碎片化,冷鏈運輸的要求日趨嚴格。


      目前,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制冷空調設備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生產國,在冷鏈物流發展的背后,也意味著行業對更專業的技術、更高端的人才、更精細的管理有了更強烈的需求。


      目標與未來


      以筆者之見,“十四五”時期,我國冷鏈物流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出臺《“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簡稱《規劃》)等多個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政策,將以更大力度推動冷鏈物流發展。行業應當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按照國家“雙碳”目標,加快實行綠色發展,適應產業全面升級對冷鏈物流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對生鮮食品冷鏈物流服務提出的新需求。在新發展格局下,冷鏈物流要按照新發展格局要求,既要填空白、補短板、強弱項、通堵點,又要穩基礎、擴規模、上水平、增效益。


      在“十四五”時期,筆者認為,冷鏈物流將呈現如下趨勢:


      首先,是《規劃》重點強調的產地“最先一公里”預冷和城市“最后一公里”,將得到有效發展。冷鏈前后一公里關系著民生消費和應急保供,配合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提升了冷鏈物流服務能力,也為行業進步催生更多、更高的需求。


      其次,在多業態、多模式、多元化的冷鏈市場需求下,冷鏈物流企業也在形成與之對應的多種服務類型共存的行業生態:包括傳統連鎖餐飲商超冷鏈需求穩中有進;食品生產加工、中央廚房后勁充足;生鮮電商距離成功模式卻越來越近;新興預制菜、直播帶貨潛力巨大,未來有可能培育出新的增長點等等。


      第三,從產地預冷、自動冷庫儲存、全冷鏈運輸到終端配送的冷鏈配送全過程,每個過程都要通過不同的溫度區域保存新鮮產品,這就需要區別對待不同的溫度區域,管理也會越來越趨于精細化。


      第四,隨著社會對冷庫運營的安全性關切度的不斷提高,綠色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冷鏈行業將鼓勵企業使用綠色低碳高效制冷劑等,對在用冷庫及低溫加工裝備設施開展節能改造,逐步淘汰老舊高能耗冷庫和制冷設施設備。


      第五,要降低冷鏈物流配送成本,就必須借助新技術的應用。未來,冷鏈行業的現代化、智能化將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


      第六,高能效的全生命周期制冷產品會越來越受行業歡迎。一方面,國家與行業對于能效方面越來越重視,提高冷庫能效水平與管理水平、綠色水平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整個行業對于全生命周期概念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


      最后,在細分領域上,醫藥、血站、疫苗等都將是潛力巨大的市場;種子培育、酒店應用等細分市場的拓展也是值得研究的發展方向。(中物聯冷鏈委供稿)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