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國內首次太赫茲軌道角動量的實時無線傳輸通信實驗,并取得成功,為我國6G通信技術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撐。繼5G之后,6G將成為通訊行業的又一次革命,將使智慧物流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智能服務與通感互聯。筆者認為,6G將極其深遠地改變人類的生活、社會以及世界交互的方式,會有非常多的行業受到影響,其中就包括物流。
全覆蓋功能與高速率網絡
5G的運用為物流企業在倉儲、運輸、跟蹤,配送等多方面帶來巨大優勢。筆者認為,借6G這股“東風”,物流行業可以建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智慧物流體系。
6G具有5G之外的眾多功能應用,將給物流人帶來從未想象過的物流新場景,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將從數十億聯網的人類、設備、車輛、機器人和無人機開始。
6G具有高達每秒1tb的速度和0.1毫秒的響應,可以瞬時之間下載100部電影,全覆蓋,也稱“泛在覆蓋”或“天地互聯”,也就是說6G將提供全球無縫覆蓋的空天地一體化網絡,使地球上再無任何移動互聯網盲點,人類在地球上將第一次真正實現“泛在”的網絡。
6G“無處不在”的特性將大大擴張信息與通信技術涵蓋的范圍,完成在深山、深海、沙漠等“無人區”的網絡部署,實現空天地海全域覆蓋,釋放更多物流經濟價值和機會。無處不在,將進一步解放物流生產場地,將不限于地面等常見區域,還可以進一步擴展到水下、太空等場地。
6G有望擴展至更廣泛的層面、更高的空間,比如衛星移動,實現地空全覆蓋網絡,真正做到萬物互聯。
無處不在的高速網絡,將更好地融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量子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智能”;更高的速度和更快的響應,意味著人與服務和設備的更多無縫互動交流,設備之間的超高速短距離數據傳輸成為可能。
6G擁有更低的延遲時間和更廣泛的覆蓋范圍與更快的速度,將解決物流實時追蹤成本較高,易受氣候、網絡狀態等方面影響的痛點,使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聯變得更加緊密,隨時隨地進行無縫對接,極大推進物流社會進入“萬物互聯”時代的步伐。
人機共生、交叉現實與自動駕駛
目前,智慧物流的一大痛點是人機協作存在著障礙,6G的智慧交互功能將改變這一現狀,將為人類和非人類用戶提供情景感知的智能服務和應用程序。
智能交互是智能體(包括人與物)之間產生的智慧交互。現有的智能體交互大多是被動的,依賴于需求的輸入,隨著6G在各領域的全面滲透與深度融合,智能體將被賦予更為智慧的情境感知、自主認知能力,實現情感判斷及反饋智能,可產生主動的智慧交互行為和學習能力的共享。
在筆者看來,6G將會使感官互聯網成為可能,人機思維界面應該成為網絡化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我們將能夠使用人類感官體驗互聯網應用,而不僅僅是像今天這樣的視覺和聽覺。設備將與感官和運動控制無縫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人機共生的和諧,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全鏈接。
以筆者之見,5G概念下發的AR/VR應用、有望在6G時代衍生出更多的產品形式,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這些技術正在融合到交叉現實(XR)中,將極大改善應用程序的用戶體驗,為包含可穿戴的顯示裝置產生并保持感知錯覺的交互機制,提供了更多可能。
全息圖將使從任何地方與各種物體互動成為可能,加之6G高度精確定位功能與移動性的集成,通過全息圖進行交流,并與三維智能表面合作,了解物體的方位信息及定位定向,經過綜合檢測以及移動網絡中的分散計算能力,實時跟蹤貨物的位置和狀況,使供應鏈風險最小化。
在交叉現實的推進下,數字孿生將跨入新的境界,從而出現數以千計的應用場景,例如,模擬基礎設施的響應,預測交通行為;虛擬現實技術來改變汽車設計。
交叉現實也使遠程呈現成為可能,從而衍生出遠程教育、協同設計、遠程辦公,三維模擬等場景,使物流技術教育與落地更上一層樓。
未來,智能網聯汽車可以通過6G精準感知、高速可靠信息交互以及智能化決策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筆者認為,6G技術將提供越來越復雜的地理定位功能,室內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時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斷機率小于百萬分之一,這對自動駕駛和遠程控制至關重要,am使可持續運輸和物流的自動駕駛車輛成為可能。
在6G網絡中,每輛車都將配備許多新的智能設備,包括三維成像的太赫茲寬帶陣列成像設備,在算法上,快速融合多項來源數據來決定如何控制車輛。
自動駕駛卡車可以對6G傳輸的實時數據作出更快的反應,讓我們實時發現駕駛中的異常行為,可以快速識別處理,更加安全。
在筆者看來,交通與物流是孿生體,是一個事物的兩面,通過6G的加持,智慧公路、虛擬車道、端云平臺等技術,更加高效地獲取和處理交通相關的海量數據,從而實現完全智能運行,進而使得飛行汽車、膠囊高鐵等超能交通方式變為現實,從未來角度看,可實現“海—陸—空—太空”多模態交通工具融合。
筆者認為,人員和貨物的流動隨著人口增長和全球化推進仍然是一個嚴峻挑戰,借用6G技術,2030年及以后的世界,將會有數百萬輛聯網的自動駕駛汽車包括送貨的自動卡車或無人機,通過高度協同的系統使運輸和物流更加高效。
人工智能與物聯網
以筆者之見,6G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與物聯網的落地有重大影響,6G能夠為更多種類的設備和用戶提供更快的數據傳輸速率。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凸顯。
人工智能將在6G無線網絡的鏈路和系統級解決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人工智能將通過與網絡和數字技術的緊密結合和無縫交織得到增強,并將以更加小巧高效的方式嵌入到我們能想象到的所有物體中,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機器可以將數據轉化為推理和決策,工業機器轉變為大量的多用途機器人和無人機。
6G將來還可能與量子計算相結合,形成“量子互聯網”。如果量子計算技術得到大規模應用,那么無論是個人設備、機器還是整個物聯網,計算能力和計算密度可能會有一到兩個數量級的增長。
從物流業層面說,6G對物聯網技能的落地功能很好地契合了物流行業本身,這項技能能夠更好地解放物流行業的人力,并能夠對物流進行更好的管理和跟蹤,
6G無線通信網絡有望提供更高的頻譜、能量、成本效益、更高傳輸速率、更低傳輸時延、超大連接密度、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亞厘米級的地理定位精度,未來在物流行業的應用中將賦能整個行業,向“無界物流”邁進,推動物流產業進行智慧變革。
筆者認為,6G在物流上的應用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從長遠來看,6G將比任何事物更深入地滲透到物流細分領域的方方面面。(李波)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