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港產城高質量融合發展 天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30





      清風吹過渤海灣,幾臺高大的白色風力發電機扇葉勻速旋轉,滿載貨物的巨輪在塔橋指揮下輕松停靠天津港;岸邊的集裝箱碼頭,智能運輸機器人自如穿行,42個自動化軌道橋次第排開、快速運轉。


      依海而生,因港而興。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綜合性港口和對外貿易口岸,近年來,天津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港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持續增強港口輻射能力。


      近日,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港產城相互賦能、共同發展,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促進港產城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簡稱《政策措施》),明確了今后五年支持港口、產業、城市發展的重點政策和重要舉措,針對行業、產業、環境等多領域打出組合拳,為港產城融合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鼓勵頭部航運企業“多拉快跑”


      《政策措施》圍繞以港口為核心、以“津”“濱”雙城為載體、發展港口經濟的思路,積極引入航運、貿易、物流企業及航運服務企業在津發展,同時注重本土企業孵化成長,促進航運全要素在津聚集;以擴大港口經營規模、提升發展質量為抓手,助推加工、貿易等全產業鏈條聯動發展,形成港產城互聯、互補、互促的良性發展局面。


      天津將重點對外貿集裝箱航線開發和外貿運輸、環渤海內支線運輸業務給予支持,對在天津港新開通運營一年以上的直航遠洋、近洋航線,按照完成的集裝箱箱量給予船公司獎勵,重點支持船公司在津開辟外貿航線,提升天津港海向輻射能力;對天津港外貿集裝箱運輸貢獻前十名,且箱量增幅達到一定比例的船公司,按照完成外貿箱量給予獎勵,鼓勵龍頭企業帶動天津外貿集裝箱運輸形成增量;對以天津港為中轉港開展環渤海內支線運輸業務的船公司給予獎勵,促進環渤海區域內干支聯動的港口合作模式,推動津冀港口協同發展。


      《政策措施》支持航運企業長期在津發展,重點對航運企業落戶和新增船舶運力、水路貨物運輸周轉量增長、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給予支持;鼓勵航運企業落戶和擴大規模,主要對新落戶船公司、新購置(含融資租賃)和光租經營船舶的船公司,按照運力規模、船型、船齡給予獎勵;對年度水路貨物運輸周轉量和增幅達到一定標準的航運企業,按照增量給予獎勵;對2022年度全市水路貨物運輸周轉量前20名的航運企業,按照船型、船齡給予獎勵,鼓勵頭部航運企業“多拉快跑”、持續在津開展業務,帶動航運和相關業務發展。


      天津將支持港口基礎設施、公共基礎設施和鐵路、道路集疏運網絡建設,加快“公轉鐵”“散改集”;鼓勵發展海鐵聯運,對在天津港開展海鐵聯運業務的港口經營人,按照運量、鐵路運輸距離等因素給予適當獎勵;支持港航生產經營智能化升級,推動裝備綠色智慧改造。


      做強港口關聯產業


      現代港口既是貨物海路聯運的樞紐和國際商品儲存、集散的分撥中心,也是貿易、加工業發展的聚集地。


      天津將持續做強港口關聯產業,鼓勵船舶修造產業發展,擴建和新建船舶修造項目按照天津制造業相關政策給予獎勵;積極爭取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發展天津港保稅燃油跨關區供油業務,實施進口保稅倉和出口監管倉“兩倉合一”,探索開展新能源、清潔能源加注業務;鼓勵優質商品進口,對通過天津港進口農產品、資源類商品、消費品企業,按年度進口額、銷售額,分檔分類給予獎勵。


      《政策措施》提出做強汽車口岸功能,擴大保稅增值服務范圍,拓展汽車出口業務;依托京津物流園和濱海新區中心漁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引育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建設進口冷凍品精深加工聚集區,重點服務北京冷鏈市場;吸引全國性能源化工貿易商在天津港南港工業區落戶,建設油氣交易中心。(劉楊 萬紅 記者 孫英利)


      轉自:中國交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