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創智能運輸、綠色運輸 物流企業以新技術新理念助力“中國制造”出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5





      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消費品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擁有全球門類最全、也最復雜的供應鏈場景。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


      9月3日,在2023年服貿會的“一展兩址”上,記者見證了無人機等新技術、綠色物流新理念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在首鋼園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展的快遞服務專區,中國郵政、順豐、菜鳥等數十家快遞企業集中展示其在數智化、綠色化等方面的科技進步和服務能力提升;在國家會議中心年度主題展區,中國外運、中國運輸等國營企業以“數智綠能打造韌性供應鏈”“服務現代流通 保障國計民生”為主題,展示“國家隊”助力“中國制造”出海的責任與擔當。


      前沿科技集合 展示快遞業新面貌


      郵政EMS多用途網聯無人機、收寄配送機器人展示智慧快遞物流的發展趨勢;菜鳥“綠鏈”綠色可循環包裝箱助力消費者與商家共建綠色物流供應鏈;順豐智能樓宇機器人、稱量拍追溯一體機首次展出“機器人+”智能攬派新業態……在首鋼園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展的快遞服務專區,快遞企業紛紛亮出絕活。


      在菜鳥物流科技展示區,“全球五日達”國際快遞產品、“高彈性、全域、分層”國內供應鏈產品、物流科技系列產品以及全鏈路減碳綠色解決方案等一一亮相,其中一款綠色循環箱格外引人注意。“這款產品內嵌了菜鳥RFID標簽,通過‘一箱一碼’循環使用解決快遞包裝循環應用面臨的丟失率高、人工盤點效率低下的難題。不僅如此,用它搭配菜鳥研發的碳資產數字化管理系統,還可為商家帶去降本、減碳和數字供應鏈管理等多重價值。”菜鳥網絡公共事務總監張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記者在展臺看到,除了循環箱,菜鳥在服貿會上展出的RFID產品還包括RFID(射頻識別技術)標簽、RFID連掃PDA、RFID盤點小車、讀寫器。“基于芯片研發的定制化標簽和領先的軟件算法,菜鳥已將RFID最優識別準確率大幅提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而基于RFID技術,菜鳥可以對每件商品實現全鏈路的透明可視、可追蹤,標簽就像每一件商品的‘數字身份證’,可在倉儲環節快速進行貨物收發盤點,大幅提升效率,也可在收貨、盤貨、結算、防盜等豐富場景下得到應用。”張旭說道。


      除此之外,菜鳥還展出了智慧燈條等面向消費端的產品。“比如智慧燈條主要用在農村的菜鳥驛站,解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取件難的問題。”張旭說道。


      2023年服貿會舉辦期間,快遞服務展區集中呈現的快遞業不僅為全球客戶和消費者帶來安全、高效、便捷的快遞服務,還致力于構建數智化供應鏈生態、打造成為全球智慧供應鏈的引領者。同時,還展示出快遞業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踐行綠色理念 助力中國產品出海


      物流行業是支撐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服務業,是融合交通運輸業、建筑倉儲業和物流信息服務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物流行業具有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場景多、總量大、增速快、增長空間大、減排難度高的特點。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的浪潮下,市場對相關產業的投入與期望空前巨大,正確理解碳達峰碳中和科技目前的應用能力、發展趨勢以及市場對綠色物流的預期,成為物流行業企業的重要任務之一。


      在國家會議中心年度主題展區,記者看到,此次服貿會中國外運攜手北汽福田,展出了奧鈴智藍換電輕卡和純電小輕卡,共同呈現了新能源城配車、電池管理和換電站運營的整體業務使用場景,深度展示在踐行“雙碳”目標、綠色貨運場景下,為社會、為行業提供的低碳運輸解決方案。在展會現場,中國外運還通過運智薈數字平臺視頻,展示了小運象喬遷、一件代發等多元化服務方案。


      “會展業是商業的晴雨表,是商業的前行者。服貿會的召開為向世界展示一個積極開放、現代化的中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能助力中國的產品和服務出海,另一方面能把國外好的產品和技術帶進來,促進國內消費。”北京中外運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憑借多年展會物流服務經驗,中國外運為北京展覽館、全國農業展覽館、國家會議中心、首鋼園四家展館提供駐館服務,同時成為北京駐館數量最多的物流服務商。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如北京的服貿會、上海的進博會和廣州的進出口交易會上中國外運也擔任著物流供應商這一身份。”


      陳強表示,在助力“中國產品”出海方面,中國外運主要在傳統物流業務本身上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做到降本增效,同時依托招商局資源為客戶提供除物流外的金融業、制造業一攬子全方位服務,此外還積極布局綠色物流、參與全球市場碳足跡計算和評估標準制定,幫助中國企業更好、更方便地進入國際市場。“像前不久歐盟公布的《新電池法》要求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需要記錄電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這其實是一項減碳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實際上,產品運輸過程當中的排碳和減碳是商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中重要的一環,中國外運很早就在布局這方面的工作,比如輪船、汽車運輸方面的減碳,倉庫建設運行方面的減碳,并積極與歐盟、美國、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的碳排放計算標準進行對接,掌握當地市場信息。目前中國外運可以提供從工廠、甚至從原材料到產品生產再到產品回收整個體系的方案,助力中國企業減碳。”陳強說道。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任豪祥也表示,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是供應鏈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綠色物流發展可以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中國外運緊跟國家戰略部署以及社會發展步伐,抓住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機遇,加快布局,打造高效協同的“綠色”“韌性”物流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記者 王薛淄)


      轉自:消費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