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布局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有望成為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2024年是低空經濟元年,借此東風,物流業將有怎樣的機會?無人機配送將有什么樣的發展呢?
低空經濟迎風口
近年來,低空經濟成為行業熱點詞匯,北京、廣州,重慶、浙江等多個省市,紛紛提出要積極布局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是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它既承繼了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新型低空生產服務方式,依賴信息化、數字化技術賦能,形成了一種容納并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經濟生態。
當前是低空經濟黃金窗口發展期,為促進低空經濟行業發展,中國頒布了多項關于支持、鼓勵、規范低空經濟行業的相關政策。各省市為搶占低空經濟新高地,也紛紛出臺利好政策。
據預測,到“十四五”末,我國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到3至5萬億元。“低空經濟圈”不僅正孕育萬億級產業規模,而且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我國目前從空域開放、產業支持、適航認證多個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政策和資本的助推下,我國低空經濟產業的想象空間正在被逐步打開。
產業鏈共謀發展
低空經濟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與核心零部件領域,中游包含低空制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與綜合服務,下游為各種應用場景,包括物流業、文旅業等。可概括為低空飛行的制造、飛行、保障、綜合服務等四大板塊。
低空經濟具有輻射面廣、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等特點,這使得低空經濟在促進上中下游產業聯動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低空經濟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體,以無人機產業為主導,廣泛體現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中。起降、通信、充電等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
在低空經濟的產業鏈中,截至2023年底,相關企業數量超過8000家,且還在呈上升態勢,沿海地區分布最集中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鏈;不同城市在發展低空經濟時,面臨不同的產業基礎和發展階段,作為中國的無人機制造業高地,深圳“向天發展”的底氣來自其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
隨著低空經濟成為風口,航空、汽車、物流、新能源企業利用已有業務優勢切入低空經濟產業鏈可能引發洗牌,谷歌、騰訊都在投資或收購跑步入場。
如今,低空經濟延伸拓展“低空+應用”“低空+服務”產業鏈,發展空間很大,中國低空經濟即將迎來夢想照進現實的一刻。
物流場景成重點
隨著“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無人機在城市物流應用場景中逐漸展現出較大潛力。
傳統物流企業及科技公司紛紛轉型成為專業無人機運營企業,2015年,圓通完成了國內無人機配送的首秀,隨后順豐、京東、菜鳥、餓了么等快遞、電商、外賣平臺紛紛布局無人機物流領域。
低空經濟產業鏈中,無人機制造是重要一項,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在配送無人機的制造上也早有布局:2015年,順豐開始組建自主研發團隊,旗下現有豐翼科技、蜂鳥科技兩大制造與運營公司,前者著重于物流末端配送,后者著重于支線物流無人機試制和運行。
豐翼科技已在深圳常態化運營部分路線,全國運輸突破80萬架次,2023年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30%。
京東的無人機物流項目則聚焦于偏遠地區的末端配送,通過在城鄉山區建立無人智慧配送站,結合無人機和無人車,有效解決了這些地區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無人機雖然還沒有成為物流配送的主流,但已為末端配送增添了新的活力。
隨著應用場景陸續拓展,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終將來臨,低空經濟將又一次成功出圈,其中物流無人機的應用將拔得頭籌,作為低空經濟的關鍵載體,無人機正在重塑我們的物流系統,也正在重塑低空經濟的前景。(李波)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