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受上半年淡季運價持續走低拖累,內貿集裝箱運輸全年綜合運價指數均值僅1101.42點,較2023年下滑12.41%,為2016年以來最低平均運價水平。
2025年,內貿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增速保持穩定,運力供給將小幅增長,運價有望小幅反彈。
2024年運價下行
2024年,在持續擴大內需的政策影響下,內貿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較為強勁,但由于年初市場運力依舊處于相對飽和狀態,企業為搶占運力份額競爭激烈,因而運價整體上延續了2023年年底的下行走勢。
自4月份進入傳統淡季后,隨著新船運力的持續交付,內貿集裝箱運輸市場供需矛盾激化,導致4—6月內貿集裝箱運價持續下滑,運價指數一度跌破900點。
進入下半年,在外貿市場具有較高租金收益的影響下,大量兼營船舶逐步轉移至外貿市場,甚至部分船舶直接改造為純外貿船舶進行外貿運輸,緩解內貿市場供給端壓力。疊加下半年內貿傳統旺季,北方區域運價大幅回升,帶動整體市場運價單邊上漲并攀升至11月底的1467點,較年中最低點大幅上漲67.46%。但由于反彈時間較往年推遲近兩個月,且運價上漲僅維持2個月,故下半年整體運價上漲幅度不如往年。
2024年運量增長強勁。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市場對糧食、農藥化肥、機械設備、化工原料及制品、醫藥等貨種運輸需求有所提升,但建材等運輸需求大幅下滑;下半年宏觀調控力度加大,加強逆周期調節,工業生產增長,煤炭、糧食、PVC、汽車及零配件等貨量增長,帶動市場需求的增長態勢,水泥、化工品、建材需求有所好轉。
截至2024年10月份,中國國內集裝箱累計吞吐量為11307.1萬TEU,同比增長7.59%。其中,貨運量為5639萬TEU,同比增長6.6%,為2019年以來最高增速,而空箱調運量同比增速達到8.02%。
此外,2024年市場運力增速放緩。由于大量新船訂單已于2023年集中交付,2024年新交付運力大幅下滑。而部分內貿船舶通過改造或出售等方式進入外貿市場,提前退出內貿市場運營,導致靜態運力增長有所放緩。同時,在外貿市場較高收益的驅使下,大量內外貿兼營船舶從事外貿運輸,疊加船舶周轉率小幅下滑,市場動態運力較2023年年底有所下滑。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內貿集裝箱市場總運力達到約102萬TEU,較2023年底增長4.8%,較2023年17.23%的增速大幅下滑。全年新增集裝箱船舶運力約9.4萬TEU,較2023年的17.1萬TEU大幅下降45%,下半年新船交付僅1.5萬TEU。
2025年市場需求增速穩定
2025年,預計國內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增速將保持5%—7%,運價有望反彈。
需求增速保持穩定。根據國際組織和國內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GDP增速預計在4.5%—5%之間。預計國內基建投資建設有望見底回升,特別是交通、能源、水利等領域的投資建設,疊加政府進一步鼓勵消費以擴大內需,全國各地生產消費有望持續回升,家電、電子、汽車及零部件及“散改集”等產品運輸需求將繼續擴大。
運力供給小幅增長。由于內貿集裝箱運輸船東手持集裝箱訂單已于近兩年集中交付,疊加市場供需失衡狀態下市場形勢相對不佳,大部分內貿集運企業偏向穩健經營,新船訂單量大幅下滑,未來可交付運力同樣出現下滑,預計內貿集裝箱運輸船東于2025年僅有約5萬TEU左右船舶運力交付,較2024年下降46.8%。因此,在不考慮買賣國際二手船以及提前退出市場的情況下,今年市場靜態運力預計增長4%左右。
雖然當前約有27萬TEU的內外貿兼營船舶在從事外貿集裝箱運輸,但基于2025年上半年關稅增加前的搶運及紅海仍然繞行假設,預計外貿運價仍將好于內貿,因此這部分運力于上半年大幅回歸內貿市場的可能性相對較小,甚至將有小部分運力繼續轉移至外貿市場。但隨著外貿整體運價將出現下滑的預期,部分兼營船舶也將逐步回歸內貿市場,預計動態運力增速約5.3%。
運價小幅反彈。當前運價中樞已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內貿集裝箱運輸船東具有一定的漲價預期。同時,有預測顯示,2025年沿海干散貨運價或將緩慢復蘇。今年上半年,國際集裝箱市場運價仍有短期上行彈性,將帶動內貿集裝箱運價反彈回升。
因此,在不考慮政策變化以及突發因素的影響,預計2025年國內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運價水平較2024年將小幅反彈。但由于市場靜態運力規模較大且依然處于擴張趨勢,整體運價水平依然處于低位。(陳悠超)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