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條自貿試驗區始發的國際班列線路,中歐(廈門)班列今年前2個月,由廈門海關累計監管發運33列次、載貨980標箱、貨重5604.71噸,同比分別增長200%、46.71%、18.03%。
據廈門海關披露,為充分發揮廈門口岸腹地和海鐵配套優勢,保障中歐(廈門)班列順暢通關,廈門海關依托前場大型鐵路貨場,充分發揮海關新放行系統作用,實現貨物“即到、即查、即放、即轉”,保障班列“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同時,廈門海關指導班列運營企業創新實踐“鐵路快通”模式,通過前置核驗處理艙單數據,實現智能化監管、一站式驗放和數字化通關。目前,廈門海關正全力支持全國首條鐵路專用線垂直進入港口作業區的建設,同步研究配套應用“海鐵聯運、區港聯動、無人作業”新型通關作業模式。
作為全國首條由自貿試驗區始發和首條加入中歐“安智貿”項目的國際班列線路,中歐(廈門)班列自2015年8月16日開行以來,立足區位和政策優勢,從單一線路擴展至7條運行線路,輻射13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30多個城市,為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國打通了聯通歐亞腹地的國際物流通道,跑出了“海絲+陸絲”互聯互通加速度。
截至今年2月底,中歐(廈門)班列已累計開行1369列、載貨11.81萬標箱、貨值350.84億元。(記者 龔雯)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