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21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郵政行業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從2020年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7萬億元,年均增長11.3%;快遞業務量從2020年的830億件增長到2024年的1750.8億件,年均增長20%左右。郵政快遞規模經濟效應持續放大,對產業拉動和區域經濟的帶動能力明顯提升,成為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如今,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平均每天攬收快件超過5億件,龐大的業務量背后是高效的資源配置,相當于每一秒就有近6000個快遞進入寄遞渠道,通過寄遞網絡在國內外流動。
AI助力 快遞最高日攬收量達7.29億件
“十四五”期間,郵政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AI大模型助力企業從倉儲管理到末端配送,全鏈路推進智能化升級變革;“無人”技術在倉儲、運輸、派送環節大顯身手,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提高了服務的效率和響應速度,快遞最高日攬收量達7.29億件。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表示,郵政業深度對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國家物流樞紐,積極構建“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國內快遞服務時效性、服務質量、性價比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郵政業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優勢明顯
“十四五”期間,郵政業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優勢更加明顯。航空快遞運能不斷增強,鐵路運快遞已經常態化,無人機低空物流網絡建設持續加強。郵政業不斷深化與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的協同發展,通過嵌入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物流要素與經濟要素的協同聚集融合。目前,全國累計建設冷鏈轉運中心58個,助力優質農特產品出村進城;發展入廠物流、國際供應鏈等新模式,累計打造1600多個業務收入超百萬元的重點項目;有力服務電商直播等線上新型消費,去年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