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31日凌晨2點,隨著“閩江口”輪平穩停靠在秘魯錢凱港碼頭上,“天津港—秘魯錢凱港”國際滾裝航線首航實現圓滿成功。跨越9600海里,天津港與錢凱港牽手,中國汽車走向南美市場又有了一條新航線。
新港開通帶來新航線
位于秘魯利馬大區境內的錢凱港,地處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是秘魯和拉丁美洲樞紐港和太平洋門戶港,碼頭岸線總長1500米,最大水深17.8米,建成4個泊位,包括2個集裝箱泊位、2個多用途泊位。
2024年11月14日,秘魯錢凱港正式開港運營。在此之前,對于天津港滾裝碼頭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副主任王飛和同事們來說,錢凱港還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了解到錢凱港開通運行,我們就開始琢磨如何在兩座港口之間建立聯系。”王飛說。
“開通南美滾裝船班輪航線!”天津港的這個想法與老朋友中遠海運特運遠海汽車船公司不謀而合。
遠海汽車船公司是中遠海運集團旗下唯一的汽車船外貿經營平臺,與天津港合作緊密。今年2月、3月,雙方合作開通了天津港至波斯灣航線的班輪化運營以及天津港至南非的航線。
很快,天津港至錢凱港的航線規劃變成了現實。今年7月3日19時20分,隨著一聲啟航的汽笛,遠海汽車船公司運營的“閩江口”輪,緩緩駛出天津港環球滾裝碼頭,裝載1418輛汽車前往太平洋另一端。
1418輛汽車乘船出海
天津港滾裝碼頭至今已經有20年歷史,裝卸汽車早已是駕輕就熟,為了這個新航線開通,該碼頭做了全面的安排,確保了航線順利啟動。
“首航南美滾裝船班輪,我們工作比以往更加仔細,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管控,將1418輛車裝船。”王飛說,這是天津港第一艘駛往錢凱港的滾裝船,我們要確保順利開航。
作為中國北方重要出海口和京津冀海上門戶,天津港開通至秘魯錢凱港航線可以更好地服務京津冀汽車產業。
據介紹,三個主要因素促成了這一航線的開通:京津冀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天津港是中國北方的重要海上樞紐;天津港設施完備,擁有成熟的滾裝碼頭,具備開展滾裝運輸的良好設施條件。
第二艘“遼河口”輪已出發
通常,國際航線開通需要經過需求收集、開發立項、開發調研、綜合評估、優化調整等程序。根據復雜程度,整個航線的籌備開通需要數周至數月的時間。
為了這條航線的開通,海運公司、邊檢、海關、港口多方之間密切配合,讓首開實現了圓滿順利。
針對新航線首航的特殊性,天津東港邊檢站提前與海關、海事、碼頭公司等單位通聯,采用“線上預審+線下核驗”的雙線模式,整合多項工作流程,為“閩江口”輪一次性辦結通關手續,實現船舶到港即作業、離港“零延時”,通關時間較傳統流程節省1至2小時。
擔任首航的“閩江口”輪是2024年7月新建成的一艘運輸汽車的專用滾裝船。船公司以高標準樹立安全要求,以數字化賦能高效運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服務。
秘魯錢凱港由中遠海運集團投資建設和管理運營,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合作項目,也是中國在南美洲管理運營的第一個港口。
“閩江口”輪離開天津港開往秘魯期間,船上每天都會按公司相關規定發送報文、貨運質量監測報告、航行安全相關數據等信息,各崗位負責人也會就相關信息、加油需求、靠離泊安排、航行指導、貨運質量監督等方面與船長通過電郵、微信、衛星電話等方式進行交流和溝通。
從“閩江口”輪的航線圖上可以看到,該輪從天津港出發后,沿著北太平洋航線前進,之后南下,畫了一個半圓弧軌跡,順利到達秘魯。
這條新航線的開通,深化了中國與南美洲貿易往來,提升了區域經濟合作活力,同時為“中國制造”汽車出口提供高效通道,增強了中國品牌在全球汽車貿易中的競爭力。
伴隨著“閩江口”輪抵達錢凱港,天津港—錢凱港滾裝運輸航線的第二艘船舶“遼河口”輪,也已經從天津港發出,正向著目的地前進。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