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9時50分,滿載55個集裝箱光伏組件的X9043次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一路向西,將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跨越里海,最終抵達阿塞拜疆巴庫。這標志著中歐班列(西安)自2013年開行首列以來,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西安也成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的城市。
“這是我們的光伏組件首次搭乘中歐班列出口阿塞拜疆。與海運相比,運輸時長由原來的約兩個月壓縮至11天左右。”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國際工程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建西北院”)副總經理歐陽冊飛說,中國能建西北院總承包建設的阿塞拜疆比拉和班卡1吉瓦光伏項目,是中資企業在中亞和里海地區實施的最大新能源項目。
“30000列的累計開行量占到全國中歐班列開行總量的四分之一,中歐班列(西安)創造了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的紀錄。”西安鐵路局西安國際港站營業部黨總支書記王文杰說。
2013年11月28日,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首列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發車,標志著這條橫貫歐亞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正式開啟。
2021年8月11日,開行總量突破10000列,2023年9月28日,開行總量突破20000列,2025年8月13日,開行總量突破30000列……
中歐班列(西安)越跑越快、越來越好,一個更高能級的開放平臺加速形成。
“現在,每80分鐘就有一趟班列進出港,日開行頻次達16.9列。”西安鐵路局西安國際港站副站長杜虎說。
目前,中歐班列(西安)18條國際運輸干線覆蓋歐亞大陸,向西直達漢堡、鹿特丹,向北聯通莫斯科、明斯克,向南經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東南亞;26條“+西歐”國內集結線路貨源觸角延伸至長三角、珠三角;西安與青島、寧波等港口合作開通6條鐵海聯運班列,形成“內陸集結、全球分撥”的現代物流體系。
“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已建成投用,實現了‘樞紐對樞紐’的通道升級。”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樂說。
“從0到30000的背后,是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黃金通道’日益暢通,是內陸地區與世界市場的深度聯結,更是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生動實踐。”陜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劉泉說。(記者 劉印)
轉自:陜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