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強震對中國民航業影響解析


    時間:2011-03-22





      日本強震舉世關注,它正在通過地震、海嘯、核輻射、心理恐慌、經濟動蕩等形式在不斷發酵,直接影響著日本,間接影響著全球。日本強震對全球民航業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同時作為我國重要的國際航線的中日航線受到重大波及,很多專家也撰文從 - 各個角度對日本強震對中國民航業的影響做了論述,本文旨在綜合各方觀點和筆者研判對日本強震對中國民航業影響加以解析。

      根據《2010年從統計看民航》數據,截至2009年底我國各大機場通航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長崎、仙臺、廣島、新潟、小松、岡山、札幌、富山、福島、沖繩、鹿兒島、松山、靜岡共17個城市,其中仙臺、福島位于本次強震的重災區,本次災難中這兩座機場的基礎設施受到來自海嘯和強震的破壞,損失嚴重。如果以100千米作為核輻射對民航的影響半徑的話,新潟也位于受到核輻射影響的范圍內。下面筆者從以下4個層面對影響加以解析。

      1、日本強震助推國際油價上漲從而增加航企成本

      日本強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只是地震和海嘯對日本經濟體的直接破壞而帶來的影響全球經濟鏈條的運轉,而是由核電站泄漏而引發的核輻射對人類的威脅。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人類為了應對化石能源成本的高企而轉向更“經濟”和“清潔”的核能發電技術,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先后構建起了基于核電站的國家電力供應體系,減緩了其經濟發展對化石能源發電的依賴程度的增長。這種模式區別于中國和美國為代表的傳統供電體系模式。截至日本強震后的第9天,人類還沒有找到有效解決由于突發自然災害而帶來的核電站泄漏給人類帶來的威脅。這殘酷的現實警示了所有采用核能發電的國家,特別是已經構筑了依賴核能電力供應體系的國家,單一電力供應體系對于國家經濟保障的高風險性,使得他們重新轉變為多元電力供應體系,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技術有待完善的今天,重新增加以石油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需求是獨一無二的客觀選擇,國際石油需求從全球角度審視將增加。日本強震后的災后重建也將需要大量的石油及其衍生品,雖然由于日本經濟發展的放緩短期會帶來石油需求量的減少,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日本經濟的復蘇以及全球經濟發展將會增加石油的需求量。加之利比亞及中東安全局勢的不明朗帶來全球石油的供應量利空的影響,國際石油供不應求的局勢將加劇,最終導致國際油價上漲。這意味著全球航企所面臨的航空燃油成本將繼續攀升,雖然有燃油附加費可以彌補其部分成本開支,但終究會影響到民眾對航空產品的需求,中國的航空公司也無例外。

      2、日本強震短期影響中日航線產品需求

      根據評論員楊波在《日本地震對中日航空旅客市場的影響分析》一文中得出的結論:日本出入境旅游市場是一個很成熟的市場,日本強震會影響日本的出入境市場,但是影響程度相對有限;日本強震主要沖擊了中國訪日的休閑旅行市場,而對于日本游客訪問中國以及中國對于日本的商務旅行需求影響有限;中日航線并沒有運力新增,市場格局穩定,中日航空市場產品供給穩定。筆者認為以上的分析是對日本強震對中國民航客運市場短期發展情況的科學而客觀的預測。同時,心理恐慌、經濟動蕩也是影響中日航線產品短期需求下降的重要原因,日本強震帶來的心理恐慌對中國赴日人員特別是休閑旅游人員會帶來極大影響;而強震引發的日本經濟動蕩對中日之間的商務旅客帶來極大影響,震后9天的赴日航班客座率60%的降幅就是最好的印證。

      3、日本強震中長期利好中日間民航客貨運市場

      日本強震對中日民航市場的短期利空無礙于其中長期利多效應。日本強震會引發日本新一輪對經濟模式轉變的思考和加快傳統產業轉移的步伐。由于日本自然資源的匱乏和本國消費市場規模的局限,特別是本次強震的破壞及引發的核電危機再一次增加了日本的經濟發展成本,這必然會引發日本在節能技術開發領域的投入增加和經濟增長模式調整的加速,日本企業會主動加快產業轉移速度,特別是汽車制造、電子產品、精細化工等日本傳統優勢制造業向海外轉移,從地緣優勢和可行性分析,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將是中國有較強經濟基礎的區域,日本國內將專注產品研發及基礎性研究。這種轉移必將增加中日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頻率,在產業的轉移期及穩定期的相當長時間內,中日間客貨運輸市場需求將顯著增加,民航運輸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從中長期看,日本強震有利于中日間民航客貨運市場的做多力量。

      4、日本強震對中國民航管理部門的啟示

      日本強震提醒我國民航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在突發應急事件中的應急處理能力。在航空公司、民航機場及相關部門只制定突發應急事件處理預案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加強他們實施預案和應急保障的能力。誠然,在汶川地震、玉樹救災、舟曲救援和海外撤僑等突發事件中,中國民航表現出了優異的反應和協調能力,圓滿地完成了黨和國家寄予的各項重要工作。但是,憂患意識淡薄、管理程序繁雜等長期養成的頑疾依然存在并影響著中國民航的發展,特別是在實施應對突發應急事件的處置工作中埋下了隱患。日本強震警告中國民航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不斷提醒自己“生于憂患”、未雨綢繆。

      日本強震再次使人類意識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是渺小的。我們在竊喜災難遠離我們的同時,更應思考如何去應對災難。中國民航應該是一支值得全國人民信任的有生力量,為全國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保駕護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