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倫敦3月16日消息,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三下滑,市場受日本在上周地震及海嘯過后船運活動放緩打壓。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下跌0.65%或10點,至1,538點,連續第三日下滑。此前連續11日上升。該指數衡量了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
Arctic Securities的分析師Erik Nikolai Stavseth稱,干散貨市場人氣變的消極,因海岬型船貨及巴拿馬型船現貨運費在過去幾日中下滑。
“我們認為大西洋船運活動缺乏對市場不利,可能進一步拖累市場下滑。”
日本是鐵礦石和煤炭等干散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其港口在地震中遭受了嚴重破壞。全球供應鏈受到干擾。導致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損失、
船運經紀商和分析師稱,隨著日本電廠填補煤庫存,以及鋼鐵商進口更多鐵礦石來恢復產出,干散貨運價之后可能會揚升。
經紀商Fearnleys周三稱:“短期來看,日本的災難將對干散貨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因去年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
“中期及長期而言,我們認為船貨活動將增加,因日本災后需要重建且其已經與俄羅斯接洽,商談增加煤炭產量。”
船運消息人士稱,因擔心輻射物可能擴散,很多船主在考慮避免從日本高危險地區經過并可能改變航線。
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格指數Baltic’s capesize index周三下跌3.7%,每日平均獲利連續第三日下滑,降至9,798美元。海岬型船舶通常的托運量是15萬噸,貨物主要是鐵礦石和煤炭。
Fearnleys稱:“在日本發生災難性事件前的一周里,船貨活動改善且運費上漲,但之后海岬型船市場出現等待觀望的模式。”
在2月末上漲前,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已經連續四日下滑,且在2月觸及兩年低位。
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Baltic’s panamax index下跌0.09%,每日平均獲利微降至16,983美元。該型船舶的通常運載量為6-7萬噸,主要貨物是煤炭和谷物。
經紀商稱,南美進入出口旺季,谷物船運活動活躍,繼續支撐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
盡管有跡象顯示一些船只被取消或推遲,但分析師預期新船投入使用量在2011-2012年期間將加速,進一步增加干散貨市場的獲利壓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